世界即时:湖南实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
(资料图片)
记者从2022年下半年湖南省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会议上获悉,湖南省190家金融机构完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实现银行、证券、保险3类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覆盖目标。
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5709.81亿元,较年初增加1392.51亿元,同比增长51.1%,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39.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绿色贷款增速10.7个百分点;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9.49%,同比提高2.48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不良率仅0.17%。全省绿色债券余额233.5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绿色金融债余额50亿元,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余额21.3亿元。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是当前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基础性工作。2021年9月以来,人民银行长沙中支根据总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探索开展全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确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按照“试点探索+扩面铺开”的方式分两个阶段开展。在2021年第一批8家试点机构顺利完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基础上,2022年将披露试点范围扩大到全省190家法人和非法人金融机构,湖南省成为除“六省九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之外首个实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的省份。
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银行机构综合评价,探索开展绿色金融机构试评级,着重考察银行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绿色金融效益,将碳排放、碳足迹以及直接或间接的自然资源消耗等环境信息也纳入评级体系。一是实现银证保披露机构全覆盖。湖南省级26家金融机构(含法人和非法人金融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市县区164家法人银行机构陆续披露环境信息报告,实现了银行、保险、证券3类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覆盖目标。二是实现减排污染物披露种类全覆盖。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金融机构在测算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部分,把环境效益测算指标覆盖到标准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污水、总氮、总磷、细微颗粒物等种类,基本上全部覆盖了规定披露减排污染物的种类,直观体现了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三是实现披露标准全覆盖。人民银行长沙中支下发《关于开展湖南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等国家标准在湖南省落地实施,要求严格依据人民银行总行两项标准,确保披露框架、流程、方式等基本要素相对统一,实现“应披尽披”和“能披尽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