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看!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金融力量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3-01-16 09:07:3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金融力量。

这一表述与近期连续多个会议的政策精神一脉相承。在答记者问环节,人民银行更详细地透露出“精准有力”四字诀的具体思路。其中,“有力”即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同时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对于如何“精准”,本次发布会从发力领域、支持方式等方面作了更为详细的阐释,为金融业下一步工作划出了重点。

从发力领域来看,“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将得到更多关注。支持实体经济,一直是金融业不变的主责主业。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可能会因势而变。当前,“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是新阶段政策发力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继续得到有力支持,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围绕内需,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也将迎来更多的金融创新和更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也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求的落实。

从支持方式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上新”。近两年,创新性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较多,特别是去年以来出台了多项工具。截至2022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为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围绕近期各界关注的内需问题,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再做“加法”。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工具将陆续出炉。优质房企在经营及融资方面得到支持,有利于其保持经营稳健,阻断房企风险蔓延,同时也有利于稳定行业预期。

从核心目标来看,“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是根本。过去几年里,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连续4年保持在20%以上,去年11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4.9%,去年12月份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值为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系列数据显示金融对民企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已经相当有力并仍在持续优化。近期,金融管理部门更是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深化的政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力实现了对民企信心的呵护、预期的稳定、活力的激发。

当然,要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仅要靠金融支持。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高效协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均需共同作用。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环境下,对“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们期待各部门、各地方落实好存量政策、筹谋好增量政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保证宏观调控政策有效衔接,共同助力中国经济的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开阔海域。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贷款支持 实体经济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