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召开多重风险施压全球经济,全球债务等话题受关注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3-04-12 09:03:43

新冠疫情、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高通胀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困扰着全球经济。在此背景下,当地时间4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2023年春季会议,国际社会将共同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应对办法。


(资料图片)

全球经济增长压力持续

4月10日,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就全球经济问题发表了讲话。马尔帕斯在讲话中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疲软,增速从2022年的3.1%放缓至2%。不过,2%的增速预期相较于今年1月时预测的1.7%有小幅上调。就美国而言,世界银行预计其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2.1%放缓至2023年的1.2%。

从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角度看,世界银行预计其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4.1%放缓至3.1%左右。更重要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缓慢增长将持续多年,将增加财政压力和债务问题。这是投资疲软、利率上升和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相对疲软的综合结果。

不过,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的大背景下,也有两个例外——中国和印度。马尔帕斯表示,在私人投资的强劲推动下,中国的GDP增速将在2023年反弹至5%以上。而印度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世界银行预计他们在23/24财年的增长率为6.3%。

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4月6日在IMF和世界银行2023年春季会议上发表揭幕演讲时指出,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通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全球经济实现稳健复苏仍十分艰难。今年全球经济部分增长势头来自新兴经济体,其中亚洲的表现尤为亮眼,预计中印两国将贡献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半;而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活动正在放缓,更高的利率抑制了需求。今年,预计约有90%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出现下滑。

展望2023年二季度,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称,全球经济在消费、就业、通胀等领域的结构性矛盾和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更多拖累。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两难困局,美欧货币政策紧缩步伐可能分化,将呈现“美鸽欧鹰”政策格局。美欧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将继续演化,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紧,跨境资本延续回流美国趋势。美元指数或将从高位继续回落,全球股市持续承压。

全球债务、货币政策等将成热议话题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将会参加本次会议,预计全球债务、货币政策及利率、银行业风险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都将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IMF将于当地时间4月11日上午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而基于4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第二章“自然利率:驱动因素和政策影响”,IMF已经发表了一篇文章就利率问题进行讨论。

IMF在该文章中指出,研究表明,近期实际利率的上升很可能是暂时性的。当通胀得到控制后,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可能会放松货币政策,使实际利率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利率将在多大程度上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取决于其他情景是否会成为现实,如政府债务和赤字持续上升的情景。

根据会议计划,当地时间4月12日,将召开圆桌会议共同讨论全球债务问题。“现有的全球资本正被少数几个政府债务水平极高的发达经济体所吸收。我称它们为‘天坑’。更糟糕的是,这些国家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20世纪90年代的和平红利已经用完。”马尔帕斯表示,举行此次圆桌会议的目的是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尽早分享信息,并努力实现可比的负担分担。

中国银行研究院表示,随着美元走强,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下跌,资本流出压力加大,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外债偿还能力不断减弱。2022年,斯里兰卡率先出现主权债务违约,年末,加纳政府宣布暂停支付欧元债务,陷入债务危机。巴西、埃及等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也较高,2022年四季度比重分别达85.1%和81.9%。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与需求走弱降低资源出口国的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粮食保护主义浪潮加大非洲新兴经济体的粮食相关财政支出。在经济增长前景弱、债务占GDP比重高的背景下,不排除更多新兴经济体于2023年出现主权债务违约。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