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独一无二的洪武梅瓶,传达了什么重要讯息?

来源: 腾讯网 2022-08-26 19:05:08

长久以来,洪武一朝的瓷器是许多人的认知“盲区”,其中以白釉瓷器最为人所误解。

前有元枢府卵白釉,后有永乐甜白,洪武白釉瓷的存在感过于稀薄,甚至一度被认为都是元代遗留的白瓷,并无当朝的白瓷产物。

元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 故宫博物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明洪武 白釉碗 | 大英博物馆

明永乐 甜白釉僧帽壶 | 故宫博物院

明故宫出土的洪武官窑白瓷中有一件罕见的梅瓶,为洪武白瓷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赏赐”梅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京明故宫遗址范围内因兴修水利等原因,有先后三次重要的考古挖掘活动。在这三次科考活动中,都发现了洪武白釉瓷器的存在

1995年明故宫第二次考古活动,在玉带河西侧水井内打捞出了一批官瓷,包括白釉梅瓶、白釉爵和白釉盏。白釉梅瓶存量最少,完整器有且仅有一件,剩下的都是残品。

这批瓷器如何判定是官窑呢?

梅瓶的瓶身有”赏赐“二字,二字以铁红料书写。这就是一个强力的”官器“信号。

《明实录》 前三十卷中,记载了元至正二十年至洪武初年这段时期内朱元璋及开国元勋们征战的记录。于此同时。频繁出现 了“上赐某人某物” “设酒宴犒劳军士”等文字记录。

比如卷十三记载:「至正二十三年( 1363)八月鄱阳湖大战后,“九月,上至健康告庙,饮,至论功行赏,赐常春遇、 廖永忠……。」

鄱阳湖大战是朱元璋与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战略性决战,在此次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常遇春等大将,获得了赏赐。这种赏赐瓷器在明代功臣墓中多有得见。

明成化 功臣徐俌继室王氏墓出土白釉盖罐

此件梅瓶上的“赏赐”二字,很明显不是谁都能用的,普通人给别人的东西能叫“赏赐”吗?

所以这是朱元璋本人才能授意使用的、赏赐给下属而特制的瓷器。

梅瓶是元还是明?

但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洪武时期有没有独属于朱元璋的御窑存在?万一这件梅瓶是元代遗留的产物,只是落在了朱元璋手里被用作奖品呢?

以吴祯墓出土的洪武十二年白釉梅瓶来参考,胎体釉色是一种淡淡泛青的白釉,这与“赏赐”梅瓶十分接近。其色泽介于枢府卵白釉和永乐甜白之间。

洪武十二年 靖海侯吴祯墓出土白釉梅瓶

吴祯墓的这件梅瓶又有着较为明确的断代时间,所以“赏赐梅瓶”梅瓶应当是元末明初之际的典型产物。

明初的许多瓷器都有着“继承元代特色但细节略有不同”的显著特点,比如景德镇珠山龙珠阁出土的明初官窑瓷器中,有一件竹节状高足碗。高足三道凸起弦纹,整个高足呈竹节状。

左:明初 白釉高足碗 | 珠山东麓出土

右:元 高足碗 | 集宁路遗址出土

2006年北京四中出土的景德镇洪武官窑瓷片中,也有高足呈竹节状的龙泉窑残片。这种器型在元代盛行,但元代的高足上细下粗,而洪武的高足不仅上细下粗,最底部会外撇,呈喇叭状。

洪武龙泉窑高足碗标本 | 北京四中出土

这件高足碗可以证明,此时期的白釉瓷有着承上启下的特征,吸收了元代的制式,同时初现创新的端倪。

洪武御窑是否存在?

至于它是否是御窑出品,我们可以看看官方的记录和佐证。洪武官窑修建年代主要有三种说法,分别是洪武二年(1369)、洪武三十五年(1402)、宣德初年。

目前来说,基本已可以确认洪武时期已有御窑厂修建,但是在二年还是三十五年争议很大。

景德镇出土 明初 ”官匣“匣钵残片

支持洪武三十五年说的人认为洪武二年明朝刚建立,没有经济条件和余力重新设置御窑厂。但支持洪武二年说的学者指出——

元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就已经将景德镇纳入势力范围了。而且明朝初期,需要大量的祭祀、典礼、赏赐、外交等器物,瓷器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就算没有名义上的“御窑厂”,也一定有了为满足皇帝政治及生活需求的独立窑口的存在。

虽然没有明确说是御窑厂,其实功能与御窑没有区别。更为有力的证据是上图所示的”赵万初铭文“瓷瓦,以铁料书写的内容是工匠和监工的名称。

瓷瓦书写的”浮梁县丞赵万初“与《浮梁县志》记载的”洪武县丞赵万初“同名,应当是一人。所以按照县志记录时间,监工官瓷的赵万初是洪武早期县丞,洪武早期已有实际官窑的存在。

洪武白釉

尤其是白瓷,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洪武年间祭祀使用的瓷器,其中就专门提到了“白色”祭器。

明初 白釉瓷爵 | 南京明故宫遗址出土

《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元年(1368)三月丁未,朱元璋在南京太廟祭祀其高祖、曾祖、祖父母峙,每位所用的祭器包括“白色登三,簠簋各二,酒尊三,金爵八,瓷爵十六。

洪武白瓷已经做到了质量的基本稳定,呈现出较为正宗的白色,泛青减少,而越来越贴近后代的永乐甜白。

所以说,甜白应当不是凭空发展而来的。作为承接在洪武朝之后的时代,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大明王朝的社会发展水平都大幅度跃升,我们可以把白瓷的进步,作为这种事实的历史佐证的碎片。

明初 白釉玉壶春瓶、双耳瓶 | 宋晟墓出土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在宫内实行了一切从简的政策。据《明太祖实录》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已末朔甲子条载:“朕思微时兵荒饥馑,日食藜藿,今日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未尝一日忘于怀,故宫室器用一从朴素。”

洪武白釉素雅简洁,符合当时的审美,也体现着洪武一朝的风气。正如这件梅瓶,它的身上既有枢府卵白的特色,也开始展现明代瓷器自己的初始样貌。

以品质上乘的白釉瓷器为代表的洪武瓷器,其存在感会越来越强,为更多的人所熟知。

关键词: 独一无二的洪武梅瓶 传达了什么重要讯息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