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态:一本小说写了三十年,张爱玲的惊惶时刻

来源: 腾讯网 2022-08-27 09:55:05

文:尧尧丨主播:小禾

一篇小说写了三十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若张爱玲还在世,这个问题怕是为她量身定做了。


(资料图片)

说来也有几分奇怪,自诩“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7岁开始写小说,12岁作品开始登刊见报,最巅峰时期,一年就能产出四五部佳作。张爱玲的创作,似乎未见瓶颈。这位上海滩白纸黑字写出来的天才女作家,还能有提笔惘然的时刻?而她修修改改三十年的作品,便是《浮花浪蕊》——若不是张爱玲资深粉丝,这是篇听都不曾听过的小说。

早在1950年,张爱玲便着手开始构思《浮花浪蕊》,可直到1983年,它才和《色戒》、《相见欢》一起被收录于《惘然记》中出版。

《色戒》因李安改编而闻名,《相见欢》初发表时便遭争议无数,两篇佳作皆成了张爱玲后期作品的代表,唯独《浮花浪蕊》没翻出什么水花。

是因为它读上去那么的不“张爱玲”?还是因为它过于晦涩散乱,穿插铺垫,让人摸不着头脑?

众所周知,张爱玲晚年远离故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离群索居,《浮花浪蕊》便取材于张爱玲1952年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再到日本的一段经历,这是她“出走”的最初,也是她人生后半程的转折点。《浮花浪蕊》被认为是张爱玲小说承前启后之作,但我却爱它还原了一个众人未曾见过的张爱玲,一个在时代面前惊慌失措的女人。

/ Part 01

一艘开往日本的邮轮

《浮花浪蕊》的开篇,从洛贞登上前往日本的邮轮上讲起。

父母双亡,与留学归来的姐姐相依为命,未婚的老姑娘洛贞此前在洋行里工作,遭遇裁员后,便从上海乘火车南下广州,过深圳罗湖来到香港,再乘船前往日本投靠同学。俨然就是张爱玲于1952年底去日本寻找好友炎樱的经历。

小说通篇并非全是洛贞的琐事,我们由着她的思绪放飞,视角很快从洛贞当下的旅程,翻篇至过往的回忆。其中讲述了几对夫妇的聚散离合,刻画了若干闲人,在极短的篇幅里,将动荡时期各形各色的人都提点到,画面切换自如。

洛贞上船后碰到同在洋行工作过的李察逊夫妇,男方是英印混血的黑人,女方则是纯正的日本人,经人撮合后结婚,但并无几分恩爱。两人都不受自己家族的待见,女方更是连家族的全家福都上不了,但战后洋行纷纷裁员,他们别无选择前往日本投靠女方亲戚,与洛贞倒是同命运。

因为遇着同行,叫洛贞想起自己在洋行里做秘书时遇到的人。经理咖喱先生因长得漂亮,高攀了英国来的小姐。咖喱先生平日里便对秘书们暧昧来去,和妻子之间貌合神离,各玩各的。到了珍珠港事变后,在上海的日军连英美人也一锅端,咖喱先生和夫人一同入了狱,矛盾不断,好在咖喱先生的秘书潘小姐三天两头地来送粮包,送出了和咖喱先生的感情。等出狱后,咖喱先生与英国妻子离婚,很快便同秘书结了婚——“他总算找到了个小母亲,有了个归宿”。

书中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于船上的挪威水手向洛贞索吻,西方人对于两性的开放,叫洛贞“不禁想起钮太太那回在船上”。这句话是个俏皮的伏笔,但在整篇小说里极容易忽略,因为随后大段皆是洛贞回忆起钮太太范妮与其丈夫艾军的往事。

范妮是洛贞姐姐留学时期认识的朋友,出了名的聪明、人缘好,洛贞前往香港便先是投奔了她。奈何如此能干的范妮,摊上的丈夫却是扶不起的阿斗——早年艾军被家里送去国外留学,娶了范妮是为了贴身照料陪读,因怕耽误艾军学业,两人生了孩子都得送回国。如此这般,艾军还是花了十多年才拿了学位,然而回国毕业即失业。起先,艾军还做些赔本的生意,到后来就只顾照料他那十几套西装,做起甩手掌柜。范妮拆东墙补西墙撑起家里阔气的场面,招呼朋友拉拢人情,还将女儿们一一嫁入豪门,堪称滴水不漏。由于战乱,范妮一家迁居香港,日渐拮据。艾军以卖房换钱为借口返回上海,整日跳舞,找朋友叙旧,即不卖房,也不愿再回香港,范妮久等不来丈夫,从洛贞口里套出丈夫的心思,怒不可遏,很快中风离世。

一个听上去苦兮兮的女人,一个似乎全然奉献的女人,为何却让洛贞遭遇挪威水手轻薄之时想起?原因是洛贞姐姐与范妮夫妇回国的晚上,他们与船长一桌吃饭,当晚洛贞姐姐便目睹范妮去了船长房里。但她只告诉了妹妹洛贞,其他人皆不知情。

所谓“浮花浪蕊”,最早出自韩愈的一句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而后在苏轼的诗词中,引申为举止轻佻之人。但在张爱玲的笔下,浮花浪蕊不仅有在乱世之中动荡不安的漂泊,又多了几分活色生香——即便山崩在前,七情六欲人们照样一件也不肯抛下,谈谈情跳跳舞,这就是人性。

他们不易大彻大悟,亦不会歇斯底里,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 Part 02

洛贞出走以后

洛贞于船上的十日旅途,就像是薄伽丘的十日谈,她脑海中的那些故事轮番上演,将她的小半生掠过。关于洛贞为何要离开,书中倒是没给具体的理由,只说洋行裁员,洛贞失业,她在上海与姐姐姐夫同住,终究是过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加上社会动荡,她只能往外走,因为她还年轻,便还有希望。

但她能走去哪呢?

洛贞在前往广州的火车卧铺上,手只要放在衣扣上,就会被旁边铺位的男人紧紧盯住;她走在广州城中,会遇见堂而皇之轻薄她的人,甚至尾随她;影院内,女性流露一丝性感便会招来观众嘲讽和嘘声;上了船,洛贞还会碰到挪威水手向她搭讪索吻。

上海、广州、香港直到日本,中国人、日本人、挪威人乃至英国人——无论身在何处、不管哪种国籍,越是乱世,人的处境尤其是女性的处境,均是一样的举步维艰。

一个地方的颠覆,往往从礼乐崩坏开始。当门窗开始紧闭,女性不敢在深夜出门,游手好闲的人日益增多,人们的不安全感也渐渐累积,上海这个城市曾代表着繁华与文明,可在那个更迭的年代,也逐渐变得面目全非起来,谁不慌张呢?洛贞留在这所面临的,是一种命运交到别人手中的感觉,就像从脑后被掐住了脖子。

因而张爱玲重重地落下几笔,说这是“世界末日前夕的感觉”,今天衣冠革履来上班的人,明天或许被关进了监狱;昨天一团高兴去市场买小菜的人,今天已经搭上海船、背井离乡。

丨张爱玲就读香港大学时证件照

倘若不是乱世,范妮没必要举家搬迁至香港,亦不会跟艾军分隔两地——至少,她生病的时候,有艾军陪伴于身侧;李察逊夫妇无需赴日本投奔亲戚,体验这份了无着落的空惘;咖喱夫妇不会入狱、吵架再离婚——尽管两人并不相爱,起码能度过一段平静的生活;而洛贞呢,则是本本分分在洋行做她的工作,继续做她的老姑娘。

正因生活随时会被摧毁,洛贞无法去具体的想象未来,进而考虑天长地久的计划。他们只能抓住眼前最有利于自己、且转瞬即逝的机会,没办法权衡其他。无人知晓,洛贞去到日本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她在船上敲打着自己的简历,心里也是一片渺茫。她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再普通不过的人,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压力时,她能做的不多,唯有逃离,朝着她心中可能会好的那一片天地奔去,就像溺水者抓住了一块扶板,不知何时才能上岸,尽显一派愚昧的天真。

但根据张爱玲的经历来看,日本的生活也是短暂的。张爱玲这一生都不曾透露过她在日本生活的这三个月里发生了什么,但毫无疑问,她既不快乐,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很快便又回到了香港,随后孤身前往美国,再也没踏上返程的路。

/ Part 03

前往美国的张爱玲

张爱玲的离开,早有预兆。

1950年召开的文代会,当别人都穿着朴素的蓝布装,张爱玲却是一身白色镂空绒线衫罩旗袍坐在最后一排,与所有人格格不入。

乱世于创作者而言,却是一种空前的自由,但当乱世结束,若要清算成分,张爱玲能有几分信心自保?她的作品不少刊登在底子不清白的杂志上,她在上海沦陷时期与胡兰成的婚姻关系,都是危险的伏笔。

这样一个把写作当成生活核心,从上海淘洗灵感的女人,在面对未知的变化和自身的前程时,也只能奋不顾身的选择逃离这个她再熟悉不过的城市。为了避免麻烦,张爱玲换上化名,和自己的姑姑约定不再联系,在罗湖过关前往香港时,仍旧是被认了出来,此一刻,恐惧胜过了一切,令她无法忘怀,好在民兵放过了她,因而张爱玲才能写出这样的感受,说从罗湖过境来到香港的感觉,恰似从阴间回到了阳间。

张爱玲没有逆流而上的想法,她只想抽身轻飘飘地离去。这并非她第一次做出这般选择。早年逃离张家老宅时,张爱玲写道:“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多少还见一些少女的期冀。到了《浮花浪蕊》,张爱玲只剩下小船大浪,伴随着脚下地震似的倾斜拱动,听着身旁人大吐特吐的痛苦声音,只剩下“漂泊流落的恐怖关在门外了,咫尺天涯,很远很渺茫”。

张爱玲在晚期创作里执意要写这样一篇小说,或许只是她内心对当初的自己有了一番深深地自省,她也不再是我们眼中那个冷眼如刀、看遍世事的女人。或许是一个人越到老年,越会失去那股初生牛犊的气势,张爱玲也害怕过,也妥协过,即便是她,也难逃这个社会规则的束缚,要在生活面前低头。

到了美国,张爱玲不比在国内受追捧,她也曾为了钱去做枯燥乏味的翻译工作,拿人钱财,别无选择,喜欢的也要做,不喜欢的也要做。她也不再穿那些颇具生命力的华美袍子,学会了在二手商店里选购衣服。在《浮花浪蕊》里,她终于抹去了逞强的面具,透露出了一丝惘然和无力,她的哀愁和其他人没有任何区别。

丨1993年,在洛杉矶避世隐居二十年之久的张爱玲,手持报纸为这世间留下最后的影像

时代的潮涌总是那般进退无常,以张爱玲的性子,说要走,又怎么会回头,往后异国他乡的漂泊岁月里,她总是在文字里一再回溯过往,反复书写在她的成长,她人生的节点,她这场辗转的出走。1984年,张爱玲望见三十年前于兰心照相馆拍摄的老照片,不禁借用了杜甫的诗句:“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这种恍若隔世的滋味,此刻她是真的理解。

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浮花浪蕊》的完成,最终成为了张爱玲“美丽而苍凉的手势”的一部分,她一定要写,必须要写,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也要写。

因为这就是她最真实普通的生命一瞬。

【本期话题】:你坚持过最长时间的一件事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尧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能吃才能写。

上官文露读书会签约作家,曾发表多篇书评、影评。

作品:

独幕剧《变奏》

2018Lookout festival戏剧节作品《Bruce、Brenda、David》

本文主播简介

小禾

毕业于沈阳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学学士。

治愈系女声,知性与柔软共存。

播音专业教师,主持人。

音频制作:上官文露声音工作室—昊泽

关键词: 一本小说写了三十年 张爱玲的惊惶时刻 小说_文化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