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即时:见证“连臂踏歌”的舞蹈纹彩陶盆

来源: 腾讯网 2022-09-29 20:47:56

见证“连臂踏歌”的舞蹈纹彩陶盆

1995年7月下旬的一天,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的一个小村落里,一处考古工地突然沸腾了起来。大家你推我、我拉他地争先往前挤,只为看一项新的重大发现!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舞蹈纹彩陶盆。

这件让众人惊叹的舞蹈纹彩陶盆,泥质红陶,敛口,卷沿,小平底,黑彩纹饰。两组舞蹈人像手拉手沿着陶盆内壁围成一个圆圈载歌载舞,共24人。人物之间以竖列平行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人物的脚下饰有四条平行弦纹。


(相关资料图)

舞蹈纹彩陶盆 图片源自中国国家博物馆

彩陶盆图案精美,画面布局合理,舞蹈形象传神,极富艺术感染力。看见它就如同亲眼见到热情奔放的宗日原始居民。它让史前“连臂踏歌”的场景流传至今,使我们能真切感受河之源古老先民们和谐自然的生存状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发现这件舞蹈纹彩陶盆的考古工地属于宗日遗址,地处河湟地区,这里被称为“中原同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是连接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也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更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接合部。它的发现表明,至少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黄河上游已经拉开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序幕。

资料图片

这片地域孕育出的马家窑文化等诸多历史遗存都见证了我国各民族互相融合、包容进步的历史。据研究,舞蹈纹盆很可能是在马家窑类型中期首先出现在兰州附近一带,随后逐渐西移,流行于青海东部湟水上游、黄河上游地区,晚期则进入到甘肃河西走廊。这一趋向正好同马家窑类型中晚期人类向西北迁徙、拓展的格局相呼应。

在那一时期,许多原来从事狩猎经济的人开始走向了农业化道路,主要食物来源从猎取动物转变为种植粟、黍等谷物,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动力,降低了生活成本。从此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善社会组织和丰富精神生活。舞蹈纹盆的出现正是人类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进而促进精神生活走向繁荣的体现。

舞蹈纹彩陶盆的出土是青海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舞蹈纹彩描绘的舞乐形象,在后世连臂踏歌、祭祀、锅庄舞蹈中都能找到“前世”身影。这是先民在利用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对艺术的认知与创造才能的见证,更是黄河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主播丨陈帅

审核丨陈锐

监制丨樊弋滋

统筹丨罗景月

文案、责编丨陈帅

美术设计丨杨桦 赵墨

音频丨张玉峰

校对丨孟京 孟笑冉(见习)

参考文献丨《国宝中的黄河文明》

中国水利报社新媒体中心( 影视制播中心 )出品

关键词: 见证连臂踏歌的舞蹈纹彩陶盆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