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滚动:态度是我的良知,看法是我的不正见

来源: 腾讯网 2022-10-03 16:54:54

璞瑅学宫

知行合一本身就包含了牟宗三“良知坎陷”的含义。知行不一有两种情况,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知而不行,是知的不真切,需要以真切笃实来对治,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而不知,是一种麻木,各种上瘾行为属于这种,需要明觉精察来对治,所谓“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朱子37岁悟中和说,阳明子37岁龙场悟道,牟宗三37岁提出了“良知坎陷说”,其目的在于,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转向现代科学。


(资料图片)

良知坎陷的含义就是,使人从道德主体转向认识主体,从德性之知转向见闻之知,从良知向知识转化心学中有关于良知与知识之辩,人类社会发展离不了知识。牟宗三的这个良知坎陷说可谓良苦用心。

但是,近来温故传习录,思考知行合一时发现,知行合一本身就包含了牟宗三“良知坎陷”的含义。

在《答顾东桥》中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

这个“欲食之心, 欲行之心”, 就是良知, 德性之知, 吃饭和走路就是“行”, 由知到行,这是第一个层面的知行合一 吃饭或行路之后,即行之后,我们知道了食物的美味与否,路的险夷,这个“食 物的美味与否,路的险夷”,就是闻见之知,就是知识。这就是从行到知,这个知是知识,这是第二个层面的知行合一。

所以,行合一本身可以这样理解:良知—行—知识—欲食之心,如果是肚子饿了,这个欲食之心就是本体的知,就是无分别心,就是龙溪说的依于知。如果你想吃点美味,吃点山珍海味,就是分别心,就是龙溪说的依于识。

从历史角度来考查,早期人类食物稀少,人类出于填饱肚子的本能而产生欲食之心,这个欲食之心就是良知。

随着食物的丰富,种类的多样,人类品尝、了解到了各种食物的不同味道,产生了关于食物的知识(就是关于食物味道的识别),逐渐地,人类的欲食之心就产生于对具有某种特别味道的食物贪着,这就是分别心,就是依于识(食物味道的识别)这样,逐渐地,识显知隐,本体渐失。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恶是发展原动力。

如果你生活在一种无法抗拒的、无法改变的痛苦里,那么这种痛苦将是你的幸福!给自己一个希望和勇气,大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慷慨的说句“大不了就 是一死”!嘿,哥们,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有位叫刘宗贤的女学者,研究阳明心学很有见地,她有一本书《陆王心学研究》,很不错,再次阅读很有启发。

知行不一有两种情况,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知而不行,是知的不真切,需要以真切笃实来对治,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而不知,是一种麻木,各种上瘾行为属于这种,需要明觉精察来对治,所谓“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

对于知而不行,为什么我们知道某件事该及时做而又不去做呢,我体会其原因,在于我们在当下有别的期待,就是私欲(这个是很隐蔽的),而把当下该做的事认为是不重要的(潜意识)。

引用一句话“从某种角度来讲,我做的事就是我自己”。如果我去做那件“不重要”的事,意味着我不重要了,有种失去自我的感觉。

良知与空性,佛教讲强调正见,什么是正见,就是空性的见解,了解空性,要从缘起、因果的角度来理解,所谓缘起性空。儒家强调知行,特别强调行,知行合一、致良知都是强调行,要行正。

佛教的正见强调空性,儒家的行正强调良知。举例来说,我们对同事的态度。一般来讲,我们对某同事的看法和我们对他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分离的。比如,我认为一同事很坏,道德败坏,但我对他的态度却不能不恭,见面照样寒暄,像对待其他任何一个同事一样。

在这里,我对这位“坏同事”的态度是正常的,正确的,这是我的良知。我对同事的看法,即认为这是个“坏同事”,是我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正确吗,99%不正确,我认为他坏,是因为我的不正见,如果我以空性的智慧来看, 没有一个同事是坏的。

由此,态度是我的良知,看法是我的不正见,是我缺乏空性智慧。在这里,虽然见不正,却能行正,原因在于有良知。如果我们同时具有正见,即空性智慧,又能致良知,是不是容易一些呢?“格物之义,以物为心意之所。兄意只恐人舍心求之於外,故有是说。不肖则以为,人心与天地万物为体,心体物而不遗,认得心体广大,则物不能外矣,故格物非在外也,格之致之,心又非在外也。於物若以为心意之着见,恐不免有外物之疾。(《与阳明》)”

有人指出儒教有显教和密教,在我看来,儒教还有大乘和小乘儒家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独善其身,便是小乘,兼善天下就是大乘。举两个典型例子吧,象山与阳明,杨慈湖与王龙溪。

象山与阳明都是兼善天下的正宗儒家圣人,两人都死在任上,一个55岁,一个57岁,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慈湖是象山的弟子,王龙溪是阳明的弟子,黄宗羲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文成就是阳明。这两人都是各自老师的最重要弟子。

象山说心即理,慈湖则只说心,不谈理,阳明说良知即天理,龙溪则只说良知,不谈天理。这两位都不讲“理”。龙溪和慈湖这两人活的年龄一样,一个85,一个86,可谓是独善其身。

关键词: 态度是我的良知 看法是我的不正见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