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动态:一等六年 见证最真实的西藏

来源: 腾讯网 2022-10-03 22:05:56

在西藏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作为记录当地文化的博物馆可以说是稀缺资源。除去山南和日喀则的两个博物馆,就只剩下位于拉萨的三个博物馆。这里面包括了用牛粪墙作为镇馆之宝,驮起地球第三极的西藏牦牛博物馆;还有一个收藏登山照片和登山设备的私人山岳博物馆,次仁切阿雪山博物馆。最后一个就是记录西藏生命厚土的西藏博物馆。


(资料图)

其中作为最具权威的省级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在2016年12月因为改扩建闭馆,而这一闭就是6年,直到2022年7月8日才再次回到大家的视野中。这一等就是6年,幸运的是在六年之约到来之际,我正好位于拉萨。这也成就了我在开馆的第二天,见证了最真实的西藏。

新开馆的西藏博物馆,从《雪域长歌》和《离太阳最近的人》两个展厅两个维度阐述了西藏的发展史。《雪域长歌》讲述的是西藏的历史和文化,而《离太阳最近的人》则是从民俗文化带你走近西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物,给所有参观者带来的是一个立体生动的西藏。

《离太阳最近的人》

《离太阳最近的人》展厅,利用700多件文物展品,通过“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文化”、“时代之光”四个部分展示了雪域高原的民情风俗、文化性格、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在西藏生活久了你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座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节日。去过拉萨的人一定听过雪顿节,这个盛大的节日其实只是拉萨的节日。而300公里外的那曲,则把赛马节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节日。

作为世界屋脊,西藏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地形上存在着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了4500米,而到了林芝昌都一侧海拔则到了3000米的样子。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地形,造就了藏族人民不同的生产方式,随之差异的还有饮食和服饰。

就拿服饰来说,藏族的服饰主要为藏袍,但是不同区域的藏袍存在明显的差异。那曲地区地处藏北,气候寒冷,一年之中冰雪期较长,当地男女服饰主要以光板羊皮毛藏袍为主,既保暖又防水。袍边镶着宽幅的水獭皮或者虎皮,头发与红色、黑色丝线编在一起结成粗大的发辫盘在头顶,在发辫上套上银饰、蜜蜡、珊瑚等,显得格外气派。而海拔低一下的林芝地区,则布满了原始森林。与之对应的服饰则为了便于劳动和适应自然环境,在藏袍外还穿着有氆氇制成的黑色的套头长坎肩,头上则带着深色帽顶,橙黄色帽檐的小帽。

除了上面提到的服饰、节日,展馆里还不同风格的嘎乌,农耕区的房屋,游牧区的帐篷,河畔的牛皮船,制作酥油的桶,放牧的乌尔朵,说唱、祭祀、舞蹈用的面具等等。总之,展馆的每一件展品,都记录着生活在这片雪域高原的人们的点滴。

《雪域长歌》

在展馆的二楼,就是《雪域长歌》的展区。如果说《离太阳最近的人》是从民俗民生这个层面展示的西藏,那《雪域长歌》就是标准博物馆的套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还有历史等多个层面带你认识西藏。

如果你仔细观展就会发现,2000多件文物系统地阐释了西藏的发展史其实就是西藏地区各民族和周边兄弟民族,和中央政府的交融史。从阿里出土的汉晋时期的“王侯”文禽兽纹织锦,到吐蕃时期文成公主进藏,再到元代的凉州会盟,还有后期的中央政府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在展馆中展出的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那些年代发生的那些故事。而那些故事正是西藏和周围区域联系的,西藏人民和周围人民联系的故事。

当然,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是西藏的历史还充满了浓浓的宗教韵味。可以说宗教对西藏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如果剥离了宗教的因素,西藏历史几乎不能单独存在。由于西藏严苛的生存环境,诱发了人民对于宗教的强烈要求。无论是原始苯教还是藏传佛教,宗教力量和世俗力量的博弈,贯穿了西藏历史的整个脉络。在宗教掌握话语权的时候,寺庙就不仅仅是一个信仰聚合之地了,它还是医院、学校、警察局和民政局。读懂了宗教对于西藏的意义,自然也就读懂了西藏。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并没有平铺直叙地和大家讲展馆里陈列的各种藏品,譬如说作为镇馆之宝的双体陶罐;象征唐蕃文化交流的铜镀金释伽牟尼座像;象征权力的各种印章以及测定活佛转世的金瓶等等。这些还是要留给大家走进博物馆亲自观看。

其实我只是想和大家说两个事情。其一是西藏的历史是西藏地区各民族和国内各兄弟民族之间交流的历史;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地区的历史和其他地区的历史一样,都为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 一等六年 见证最真实的西藏 离太阳最近的人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