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短讯!“老城市·新活力——广州传统中轴地标档案文献展”开展

来源: 腾讯网 2022-10-14 18:53:3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各力 符畅


(资料图片)

通讯员 马微微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各力

10月14日,“老城市新活力——广州传统中轴地标档案文献展”在广州市档案馆正式开展。据悉,此次展览由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档案馆共同主办。

展览共分为10个专题,包括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镇海楼、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市府合署、人民公园、广州起义路、海珠广场、海珠桥等内容,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精选160余件文书档案,200余张新旧照片,30多组实物档案以及部分图书资料等,讲述广州传统中轴线上一座座地标性建筑发展变迁史,以期呈现广州传统中轴线区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延绵不断的城市脉络。

中山纪念堂建筑设计图横剖面(东西图)(1927年4月)

中山纪念碑建筑设计图(1927年4月)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展示了大批珍贵档案,其中包含广州市档案馆“镇馆之宝”——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碑设计蓝图。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其中,中山纪念碑位于越秀山顶,通过“百步梯”与山下的纪念堂相联系,是中国新民族风格建筑的典范之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广州市档案馆所藏的中山纪念堂建筑设计图纸入选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展厅内,《五羊石像》雕塑作品前人头攒动,不少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追寻属于自己的城市印记。

“雕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雕塑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和故事,陪伴市民生活,承载着特殊的情感记忆。在欣赏雕塑中,观众能够进一步了解广州,同时参与到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介绍,在此次展出上,广州雕塑院老一辈雕塑家创作的雕塑作品《五羊石像》《孙中山纪念像》《解放广州纪念像》及部分设计原稿受邀参展,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示广州传统中轴线上地标性建筑的发展变迁史。

“传统中轴线是广州城市建设的典范和智慧结晶,汇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留下了宝贵的城市记忆,是广州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广州市档案馆馆长王海滨表示,希望大家能通过展览,从中认识到科学规划城市建筑格局和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性,做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在档案文献中读懂广州,从实际行动上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广州市档案学会会长陈永生也表示,“城市中轴线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脊梁。这次展览让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穿越中,感受广州的岁月痕迹,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

除了传统中轴地标的文书、声像、实物等档案资料,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内还设有互动区,进一步丰富群众观展体验。

广州市档案发展中心(市音像资料馆)展览部部长唐贞全介绍,在“时光照相馆”互动区,观众可以“变装”到特定年代,在中山纪念堂、今五羊石像、镇海楼等背景板前合影留念。在“感悟与分享”互动区,观众可以通过盖章、涂色、拼图等方式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城市中轴地标,感受广州悠久厚重的城市历史积淀和历久弥新的文化魅力。

【知多D】观展指引

展览自2022年10月14日向公众免费开放,观众可通过“广州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凭有效身份证件参观。(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

校对 | 谢志忠

关键词: 老城市新活力广州传统中轴地标档案文献展开展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