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后代认为自己像白莲花,写下一诗,28字成名作,被苏轼称赞

来源: 腾讯网 2022-11-01 15:59:00

在古代,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如果祖上曾是宰相,就可以说是出身名门了,值得吹一辈子。而如果祖上曾两代为相,就更甚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朝诗人陆龟蒙,他的六世祖、五世祖分别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官至宰相,但是到了他自己生活的晚唐时期,他却是应举不第。他本身才华出众,且有报国志向,无奈晚唐时期政治混乱,他也得不到重用。

尽管如此,陆龟蒙依然保持自身的风骨,不因一官半职向权贵低头献媚。他觉得自己就像白莲一样高洁,却又不为世所容。

他写下的一首《白莲》,曾被后来的苏轼称赞:“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说的是陆龟蒙写出了抓住了白莲的特点,有别于其他的花。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吧!

白莲

唐代: 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真合 一作:端合)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何人觉 一作:何人见)

素蘤多蒙别艳欺”,说的是白莲这样素洁的花经常被别的花比下去。“蘤”读huā,是“花”的古体字,“素蘤”指的就是白莲这素雅的花。“别艳”大概就是指的牡丹、芍药、红莲之类艳丽的花朵吧,凡间俗人最喜欢这些鲜艳的花朵。

而白莲的美,估计只有品味不凡的高人才懂得欣赏。因此,诗人说“此花真合在瑶池”,白莲这样的花朵应该长在仙界的瑶池里面,大有“此花只应天上有”之意。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白莲的喜爱和欣赏。

并且,莲花是长在池子里的,因此,这首诗就不能说是写白牡丹或者白芍药了。白牡丹或者白芍药哪怕去了天上,大概也不是长在瑶池里的。

后两句“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更是从古至今公认的名句。月晓风清,仅仅4个字,就塑造了一种清幽静雅的环境,成功烘托出白莲的淡雅孤高。如果是白天看白莲,就没那么有韵味了。

“月晓”应该是指月亮到了快天明的时候了,唐朝宋璟有“月晓听鸡鸣”之句,毕竟天快亮的时候才有鸡鸣。月晓之时,天即将亮,人们都还在睡梦中,因此白莲的“无情有恨”是没人知道的,故而“无情有恨何人觉?”之句不是疑问,而是反问,意思就是“无情有恨无人觉”。

没人知道,就是知音难觅的意思。

这首诗只有短短28字,就将白莲超凡脱俗、孤高素雅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它超凡脱俗,因此欣赏它、懂得它的人才非常稀少。

依平酱看来,陆龟蒙大可不必如此。千古江山,被雨打风吹去的,除了英雄,还有权贵。陆龟蒙出身名门,祖上曾两代为相,他的内心定然高傲无比,认为自己天生不凡,此生必然得有一番作为。

殊不知,每一朝的皇族尚且不能千秋万代,宰相后人又何必自命不凡呢?

有抱负,有理想,是好事。努力追求、认真拼搏过,就可以无悔了。若是执迷不悟,反而不够通透。如果可以居庙堂之高,自然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千古流芳;倘若只能处江湖之远,那便不妨享受清闲的生活,赌书泼茶,一世逍遥。

白莲从未顾影自怜,从不在乎别人评价。无情有恨的,也不是它,只是陆龟蒙而已。

关键词: 宰相后代认为自己像白莲花 写下一诗 28字成名作 被苏轼称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