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50)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八讲品评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非观决定着他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评。
反之,从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事事物物的品评也可看出他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这一讲主要收集孔子对自己、对弟子、对外人及外物,以及他人对孔子的品评。
【评外人事物】【人】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色厉而内荏,外表很厉害,内心很虚弱。
荏,ren,3声,怯懦。
窬,yu,2声,越过。
装得很厉害,而内心其实是怯懦的,就像那些小人的行径,偷鸡摸狗见不得光。
有名无实,能力不足以支撑权力,所以便心虚,外表装得越自信,越透露着内里的自卑。
小偷善于打洞,老鼠也善于打洞,我们称为鼠窃。偷鸡摸狗的人,都是色厉内荏。
【评外人事物】【人】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好信不好学,其蔽(弊)也贼。
“愿”的本义是谨厚。乡原,亦作“乡愿”,即一乡之中貌似忠厚,并以这种假象取悦于众的好好先生。也就是伪君子,假好人。
孔子反对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称他们是“德之贼也”,即道德的败坏者,窃德之人。
本以为他是君子,是仁者,等见识到他的真面目后,不仅对他失望,进而会对那些看起来是君子、是仁者的人也产生怀疑。听起来都冠冕堂皇,下台来都男盗女娼。
朱子曰:乡愿,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
【评外人事物】【人】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鄙,指都县一类次级城邑的乡下。“鄙夫”就是指乡巴佬。
能给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们一定的权力吗?正因为他们没见过,没得到过,没享用过,所以就更看不开。
没得到的时候,想方设法,投机钻营,谋求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因为得到了不想再失去,富有了不想再过穷日子,就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去维护他的既得利益。
没有的时候可能还可以做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可一旦给予他了,让他拥有了,再剥夺了他的,他就可能受不了了。从无产者到有产者,意志就被弱化了,就开始患得患失了。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朱子曰:小则吮痈舐痔,大则弑父与君,皆生于患失而已。
许昌靳裁之有言曰:士之品德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评外人事物】【人】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17.8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狂:狂妄自大。
肆:放肆。
荡:放荡。
狂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跟自己玩,解放自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种是无法无天,狂到别人头上去。
廉,品行方正有威严。
戾,蛮横不讲理。
矜也有两种,一种是庄重、敬谨,一种是急躁、急切,也就是见利则争。
愚也有两种,一种是真愚,真愚则直;一种是假装的,骗人的,则是诈。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恐怕连有这些“毛病”的人也没有了。
古代的狂是直言无讳,放肆,自负、自信,自己跟自己玩,谁都看不上;现在的狂是放荡,自大,自以为多了不起,别人都得敬着自己、怕着自己。
古代的矜是严以律己,品行方正,有威严;现在的矜是暴躁蛮横,不讲理。
古代的愚是过于直率,现在的愚多是假装的。直率是好词,但过于直率就不好了。
范氏曰: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性之蔽,亦与古人异矣。
【评外人事物】【人】【仁】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见1.3段。重复了。
花言巧语,假模假样,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评外人事物】【事】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玉帛,玉器和丝绸,化干戈为玉帛。这两样东西是古代礼仪往来最常用的礼物。
钟鼓,两种乐器,前者用金(青铜),后者用革(皮革)。钟鼓是礼仪场合演奏音乐最常用的乐器。
孔子认为,礼乐的精神实质、规范作用比它依托的物质形式更重要。他强调,礼并不是礼物,乐并不是乐器。
朱子曰: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
程子曰:礼只是一个”序“,乐只是一个”和“。只此两字,含蓄多少义理。天下无一物无礼乐。
【评外人事物】【事】
17.14 子曰:“道听而塗说,德之弃也。”
塗,同“途”,道路的意思。
孔子认为,听信过路人的谣言并渲染传播,这是有德行的人所唾弃的行为。也可以理解成“弃德之举”。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道听更暗。轻信已是不妥,轻传更不对。
【评外人事物】【物】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这段是孔子论学习《诗经》的好处。
兴:《诗经》即景抒情的创作手法之一,即托物兴起的意思。
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
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
小子,是孔子称呼弟子们。
弟子们呀,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即景抒情,可以考察风俗民情,可以指导交友,可以讽谏时政。近可以用其教化的道理孝敬父母,远可以以其传授的方法侍奉君主。而且还可以了解许多具体的知识。
【评外人事物】【物】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伯鱼,即孔子的儿子孔鲤,这里称字,是叙述者言。
《周南》《召南》简称“二南”,即两地民歌。
风、雅、颂,“风”在最前,而十五国风又以“二南”为首。
南,是相对于夏而言,指成周以南的楚、邓等国。
“周南”“召南”是周公、召公分治的南国。
孔子说,做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像面墙而立,进而无路。方向错了,就没有前途!
关键词: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