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美文斋第313期】张俊生:萧瑟秋风今又是

来源: 腾讯网 2022-11-21 19:03:57

萧瑟秋风今又是

张俊生


(相关资料图)

不知不觉间,已是深秋时节。

秋天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秋高气爽,白云蓝天。文人墨客用他们精妙的语言描绘出秋天特有的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心中的秋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这是李白笔下的秋天。

在古代,秋天是令人伤感的季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朔风乍起,白露为霜,秋叶落地,鸿雁悲鸣,此情此景,最容易触动古人那柔弱的神经,闺中念远人,游子思故乡,于是人们在这个季节最容易被触发的情感“秋思”就产生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深秋时节,草木凋零,万物萧条,异乡游子、失意文人、贬谪官员,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流落异地他乡,面对苍茫的宇宙自然,面对萧瑟凄凉的秋景,他们倍感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前途渺茫,于是产生了悲秋叹老的情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悲秋几乎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挥之不去的心结,成为古典诗词描写秋景的主基调。

当然也有一些文人士大夫虽身处逆境,但没有悲观失望,有时显得豁达乐观,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便是典型的例子。刘禹锡多次遭受贬谪,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有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他眼中的秋色是明丽的、绚烂的、清爽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情感格调也是昂扬的,体现着激越、豪迈的气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色秋声秋景,看似纯粹自然的美景,进入人们的眼中,感受在人们的心中,诉诸笔端,也会带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样是秋景秋色,我们今天的感受就大不相同,没有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怆,没有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的忧伤,也没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落寞,有的只是“万木霜天红烂漫”的祥和喜庆,有的只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畅快爽朗。

一年之美在于秋。秋天是绚烂多彩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子午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洛河两岸,瓜果遍地,五谷飘香,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亲近自然,回归田园,赏秋景,觅秋意,品秋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总 顾  问:马   洁

文学顾问:魏新怀 刘虎林 刘玉东

主      编:高延平

副 主 编:张湛武 吴生斌

执行主编:李绥宁

解说编辑:杨延萍 陈  军

播       读:杨延萍

图文编辑:崔春娥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陈军  杨延萍  张波

编   辑|刘强  崔春

关键词: 甘泉美文斋第313期张俊生萧瑟秋风今又是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