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年俗——《抹牌》

来源: 腾讯网 2022-11-24 10:08:42


(资料图片)

《抹牌》2007年5月被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流传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北寨及张家井等地,表演者载歌载舞,通过唱词讲述赌博的害处,诙谐反映当地人民“好娱乐,恶赌博”的纯朴风尚。因演唱的乐曲名称为《抹牌》故得名。

据老人们说《抹牌》是光绪初年由北寨的王豁豁从山西盂县大石棚村学来,并传入附近的张家井和小作村,一直流传到50年代初,此后便因表演者相继逝世而30余年不曾活动,七十年代末只有几位老人尚能忆起面貌,后传承至今。

《抹牌》共有五个角色,分别扮为丑婆和两队青年男女,皆着清代服装。虽是外地传入,但已具有当地特色。它的动作特点是,男青年,肩随手,手随肩弯腰后踢要带勾,重拍落脚起伏大,舞姿舒展大方。女青年,双垂首,肩带手,腰反扭,平步踩拍小步走,舞姿小巧秀美。丑婆动作泼辣,表演诙谐逗趣,并可即兴发挥。构图也极为简单,两对男女多在台中时分、时合,丑婆则前后左右满场客串。

抹牌,顾名思义,是指用摸纸牌方式赌钱,(民间称赌钱叫耍钱)数额一般都不大,却是一种带有民间娱乐色彩的丑陋现象。抹牌、由于流传于省会石家庄西部井陉矿区张家井村及北寨等地,因它取材于民间,便形成其个性的体裁与曲调风格。并通过词曲演唱来讽刺,揭露赌博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形象而诙谐地反应出当地百姓对文明娱乐之渴求,对恶习陋俗之痛愤的崇尚正直之性格。因此,随着时代发展所需,经过对其演唱词曲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后正式命名为抹牌《劝赌》。

抹牌是集词曲、舞蹈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传统艺术,据老人传说,他在清光绪初年,先是由北寨艺人王豁豁从山西盂县学来的,后传入张家井和小作村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中途可追述到20世纪50至60年代初期,抹牌曾还一度盛兴,“文革”十年被禁锢,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艺术复兴时,由于表演者相继过世,抹牌仅在濒临灭绝的紧要关头才被抢救,挖掘出来。

张家井村的抹牌在着装扮相上与拉花基本相似,都是穿戴清代服饰,由同一个舞种及乐队人员表演与伴奏,但其艺术表现内涵,风格迥异,拉花深沉苍凉,较为刚健,而抹牌风趣诙谐、洒脱。抹牌原由五个角色扮演分别是一名丑婆和两对青年男女,后村里组织表演的抹牌人数增加成四对青年男女,共九人。其主要动作特点是:丑婆为大脚舞步,前呼后拥,表演逗趣、诙谐、其动作泼辣夸张、便可前后左右满场串,好出丑,即兴发挥。其它成双男女多在场地时分时合,对称变化,男角青年,双手背后,肩随手,手随肩摆,弯腿后踢脚跟勾,重拍落地起伏,舞姿舒展大方,女角青年双垂手,肩带手,腰板反扭,平步踩拍、小脚跟勾,舞姿翩翩,小巧秀美。

抹牌音乐由上场前奏(过门)、唱曲主歌、段落间奏、加上尾声共四部分组成。其曲式结构完整,节奏明快,韵律流畅动听,起承转合,颇有韵味。抹牌从出场叫板,到才唱词道白、用当地口音或接近山西声腔,颇有特色。伴奏乐器有大管、小管、簧、膜笛、十样景(云锣)二股弦、扁鼓、小镲、小镗子、三脚架吊锣等;服装为清代民间装束,另有丑婆,荷包烟袋、手绢、纸(蒲扇)钱袋、褡子等道具。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民间文艺活动的逐渐恢复,本村人士张昌世(毕业于元氏师范)从小起曾在拉花会张味味、张顺心、张恭成,张守昌、张二柱等10余位老人的亲身传授下,第一个学会念唱“尺六谱”并作记录整理,是最先把“尺六谱”译成简谱的艺人之一。1979年至1981年,市群艺馆专业舞蹈人士郑建和胡长健与我区文化宣传站张昌世曾多次进驻我村(旧村)对抹牌进行挖掘抢救,同时又曾和几位健在的老艺人一起组织排练出抹牌这一民间表演艺术,从此抹牌获得复苏。

间隔25年后,区文化旅游局将这一几经濒临失传的艺术瑰宝以书面申请的形式上报至文化主管部门,于2007年5月,被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元月,在本村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下,决定组织培养出本村文艺艺术骨干栾素娥、张瑞林、杨端清、张素清、朱爱平、张凤娥、高海花、王拉珍、张喜英,由原来的五人增加到九人,乐队由十余人组成,并邀请市群艺馆已离休舞蹈老师郑建和,区文化旅游局本籍人士张昌世通过近二十天的辅导排练,同时投资制置了服装道具等。在参加矿区春节(正月十二)民间精品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全区精品艺术表演一等奖。抹牌除在社区演出外,还经常被当地乡镇、农村邀请去参加大型演出及文化交流活动,如凤山镇文艺汇演(西沟)贾庄彩色周末文艺晚会等,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喜爱。

编辑:李惠敏

关键词: 井陉年俗抹牌 井陉矿区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