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读印:来楚生“无用之用”,篆刻创作手法之“人为的虚实”

来源: 腾讯网 2022-11-24 23:01:03

临印临到最终,其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创作,因此,最后的十几方临印作业,我们开始简单地谈一些篆刻创作的手法,比如这一篇,我们先说一下“人为的虚实”,因为,这是最基础的创作手法。

同样,我们借助于对名家印的赏读,这次,是来楚生先生的“无用之用”:


(资料图片)

(来楚生“无用之用”)

上一篇我们已经说过,学篆刻,到近现代,来楚生的印值得关注,值得学习,因为他的师承,因为他的诗、书、画、印“四绝”,因为他的科班出身,但其实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来楚生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承受过足够的苦难,积累够了足够的沉郁之气……具体可以看我之前的介绍来楚生生活经历的文章。简单地说:他生于1903年,逝于1975年,仅看这个生卒年,我们就知道,他在旧中国受尽苦难,又死于新中国最不正常的时期,或许也正是这样的人生,才有了来楚生这样的充满阳刚、又满是沧桑的印。

(来楚生像)

这方印,印文四字“无用之用”,出自《庄子·人间世》,原文是: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这段文字简单地说,大意就是:山上的树木自己招致砍伐,油脂自己招致燃烧,桂树因为可以食用,所以遭人砍伐,漆树因为有用,所以被刀割。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作用,却不知道“无用”的更大作用啊。

因为“无用”所以得以保全,因为“有用”所以遭到戕害,所以,“无用”本身也是“有用”的,这正是“无用之用”。这时的来楚生,因为会绘画,他的作品被诬为“黑画”,导致他受尽迫害,刻这方印时,他或许正是带着满腔的愤懑。

(来楚生的画)

说回篆刻创作。这方印的创作,其最大的妙处在于“人为的虚实”。它呈现出来的印面格局是四字印中的“右一左三”奇特印面格局:

(右一左三的印面布局)

说它奇特,是因为它打破了二对二的平衡,用“无”一个字平衡左侧“用之用”三个字的重量,这本身就是创作:有了这种安排,使整个印面在“无”字的巨大的字形影响之下,于方寸之间,有了寻丈之势,气势雄壮、伟岸,配以来楚生特有的刀法,全印显得格外“阳刚”,这是这方印的主要气息和格局,这些都来源于被“夸张”(艺术创作,夸张是很重要的手法)处理的“无”字。

但这种创作,至少需要对“无”字篆法的深入了解,并且“虚实(疏密)”观念已了然于胸。如果不了解“无”字的篆法,就无法选择字法上最繁复的“无”字。

(无字的字形演变及各种篆法)

“无”是“舞”的初字,最初的字形就是一人持牛尾而舞,后来被借用为“有无”之“无”。另外,“无”这种字形自古就有,并非遇到繁体,就一定要写作“無”,有时,“无”的字形也同样可以。在这里,来楚生选用了字形最为繁密的篆法,以营造右上部最实(密)的效果,下部“亡”部稍疏(虚),有它另外的作用。

其实,营造虚实,最初就源自篆法的选择,好在汉字篆法多种多样,同一个字,往往有疏密差异巨大的字形,比如:

(同一个字,有疏密不同的篆法)

因此,向着“虚实”对比去做的努力,对于汉字来说并不复杂,因为翻开字典,不管是《汉印文字征》还是《汉印分韵》,亦或《战国文字编》《金文编》,同一个字,差不多总有疏密不同的字形供我们选择,这给我们创造“人为的虚实”带来了便利,这也是汉字特有的审美字形特征。但这种“天然”的便利,经过艺术家的选择之后,就成了“人为的虚实”。有了这个“人为”的安排和布置,才可以称得上创作。

当然,这种因字形而带来的虚实在这方印中还有活用,就是上面提到的“无”的下部“亡”部与印面左部“之”字的“疏(虚)”的呼应。

(印面左右“虚”的呼应)

这种呼应其实也是重量上的平衡,有了这样的安排,印面才不会失衡,印面的左右两边也产生了疏密(虚实)的联络,团聚性更强了。

但“无”字的上半部分太实了,印面左边的重量不够,怎么办呢,作者加粗加重了“之”字的笔画,左右借此达到平衡,这是微调,但很见功夫。

这方印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两个“用”字的“同字异形”处理。

(两个“用”字)

这两个“用”字,分占印左的上下两角,天然同字呼应,如果字形完全一样,就丧失了全印的豪放之气,作者用不同的笔画位置,使这两个“用”字在划分红地上呈现不同的分割效果,由此,既保留了照应,又不影响气息和节奏。

再提一点,就是“方”笔的应用,我们看这方印里,很多笔画的两端,以及笔画的转折处,交接处,多用“方”笔,很少用“圆”,这也同样是为了配合这方印的“阳刚、雄健”气息。

(【布丁读印】之163,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关键词: 读印来楚生无用之用 篆刻创作手法之人为的虚实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