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学党史,91岁老党员创作400多首诗词颂党恩

来源: 腾讯网 2022-11-25 17:08:08

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罗伟

视频剪辑 张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北天门市有一位很有威望的老党员,25岁入党,在岗位上无私奉献了一生,退休后仍笔耕不辍,满腔热情化作400多篇激情飞扬的诗作,弘扬党史,鼓励身边后辈。11月22日一早,极目新闻记者来到该市陆羽大道烟草局职工周转小区这位老党员刘声海的家中。

进门时,刘声海正坐在桌前拿着放大镜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手边是一叠厚厚的手稿,大大小小的纸片上,全是手写的原创诗词。他一身黑衣黑帽,衣着朴素,家中家具不多,墙上贴着用毛笔书写的《老党员心声》,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尽管已经91岁,刘声海说起话来还是神采奕奕。

刘声海

手写400多首诗词感念党恩

“鸿文句句力千钧,认真细读暖人心。高举旗帜方向明,世纪蓝图特色新……”见到记者来,刘声海十分高兴地诵读起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有感》。他说,这首诗创作于几天前,写作时就觉得胸中有一股澎湃之感,不吐不快,于是当日便一气呵成,只字未改,现在读起来仍然十分满意。

刘声海的老伴儿芦腊香给记者端来一杯热茶,接着介绍,两人相携70多年,他们既是老伴又是学伴,10月16日,他们一同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虽已耄耋之年,刘声海还会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拿着放大镜读书看报,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心里特别高兴,诗兴就更甚。他有5个写诗的笔记本和一堆大大小小的纸片,都是他珍藏的宝贝。

说起现在的生活,刘声海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他说,幼时是苦过来的,能翻身全靠党和国家。

1931年,刘声海出生于天门市干驿镇的一个穷苦家庭。15岁时,小学还没毕业,他就到当地一家布匹店当学徒讨生活。后来,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关怀下,他开始重新读书写字,参加工作。1984年,时年53岁的他,和同事一手组建了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为第一届党组成员。因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国家多年来的巨大变迁和光辉历程,他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这份感激与感动。

1992年,刘声海从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退休后,他才真正开始学着写诗,至今已经完成400多首作品,其中50多首已经在媒体上刊登。

刘声海正在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

退休不褪色赠诗歌激励后辈

在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的日子,是刘声海一生中最难忘的奋斗时光。尽管退休30年,他始终惦念着老单位的发展,在他的作品里,有不少都是写给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2022年,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破获特大电子烟制假案时,他用诗歌表达祝贺;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李亮每次前往他家关心慰问时,他用诗歌表达感谢;当他看到一批又一批入职天门烟草的青年人时,他用诗歌表达欢迎。

刘声海所住的小区,青年人进出得多,也是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人才公寓所在地。与青年员工同住一个屋檐下,青年员工都会亲切地唤刘声海为“刘爹”,住在楼上的青年员工丁志涛与刘声海有着真挚的情谊。她说,认识刘爹两年多,刘爹总是精力充沛,喜欢拿着一本书坐在门口研究,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她,做一个心怀梦想、敢闯敢干的有志青年。刘爹也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曾察觉自己的情绪低落,赠了一首小诗鼓励。

刘声海和丁志涛(左一)等青年员工在一起交流

天门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评价,刘声海是天门烟草退休干部职工的一个缩影,他“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以“银发力量”树立红色榜样。一直以来,天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把离退休工作作为市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局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总结。市局不断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心用力用情托举退休干部这座巍峨的巅峰,构筑了一道“夕阳无限好”的靓丽风景。

(来源:极目新闻)

关键词: 放大镜下学党史 91岁老党员创作400多首诗词颂党恩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