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也较真儿”之笏板,你该出现在哪里?

来源: 腾讯网 2022-12-03 08:08:49

秦腔《铡美案-后三对》

之前我们和大家聊了《斩秦英》中詹妃上殿戴孝的话题。评论区有朋友留言:希望和大家探讨一下《三对面》中包公见公主和国太的时候拿笏板的问题!确实,我们曾和戏迷聊天的时候谈到过这个话题,有朋友就认为笏板是上殿面君时所用,属于官员上殿专属,见公主和国太不应该拿。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资料图】

影视剧中官员持笏板上朝

笏,古代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关于笏和以及笏在戏曲中的发展使用,中国艺术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戏曲历史的小孟同学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笏是中国戏剧中较早出现、比较重要的一种道具。唐代,“绿衣秉简”是参军戏的典型打扮;宋代,宋杂剧扮演官员的脚色一般也持有笏板;元代至明初,元杂剧中有一类名为“披秉”,即“披袍秉笏”,一般被认为是指代君臣杂剧;由明清到近代,笏板亦经常出现在反映帝王将相题材的戏曲作品中(一些神怪也会用到笏板)。

上党梆子《打金枝》

戏曲用笏板是有生活原型的,《礼记》中就有关于笏的记载,最初是朝会时用来记录的工具,后来主要作为官员身份等级的象征。官阶较高的用象牙笏,官阶较低用槐木笏。

有一出传统戏叫《打金枝》,又名《满床笏》,其实表达的就是郭子仪过寿,来过府拜寿的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由此可见笏是官员身份的一种象征。下面这张图中的文字也能佐证这个说法。

史料中、文物中的笏板

明万历青花《满床笏》纹图像

戏曲研究学者张振秦认为,笏在戏曲舞台上是作为道具使用的,象征对皇权的尊重,具有明显写意性。还有就是配合表演身段,就如《闯宫抱斗》这出戏中,有各种拿笏板的身段手法,这是艺术夸张性的体现。

李正斌、康正绪秦腔《 闯宫抱斗》

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件道具,其本身已经超越了现实的实际含义,已经升华成一种符号,它是意象的,不是具象的,这就是戏曲来源生活高于生活的一个体现。笏板是有遮挡面部的作用,挡一挡怕惊凤驾,所以《三对面》《打銮驾》等戏中包拯在国太、公主、妃子时手拿笏板也是说得通的。

作者:卧雪斋

编辑/审核:杨瑶

终审:李承哲

关键词: 戏曲也较真儿之笏板 你该出现在哪里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