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晶的2022年度书单

来源: 腾讯网 2022-12-04 15:55:27

《万物原理:关于客观世界的10个答案》,[美]弗兰克・维尔切克著,柏江竹、高苹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1月。 (资料图/图)

这是一本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科普读物。提到科普著作,很多人会认为是专家写给外行看的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作品。这个说法固然不错,但问题不这么简单。在本书中,我们会看到诸如“物质”“能量”“宇宙大爆炸”“量子力学”等诸多科普著作中常见的说法,但作者实际上是在讨论困惑物理学家的根本问题:我们这个宇宙究竟是怎么来的?作者在书中引述了一个古罗马时代的故事。一位教民曾问大神学家奥古斯丁:“上帝创造宇宙之前在做什么?”奥古斯丁在书中记下了他本来想给出的回答:“为那些问了太多问题的人建造地狱。”当然,他随即为自己草率的想法进行了忏悔,并开始了对时间的沉思。奥古斯丁认为,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不存在时钟,所以也不存在时间。按照二十世纪最流行的宇宙诞生模型,物理学家同样说,时间开始于宇宙大爆炸的时刻。这不让人感到惊异吗?


【资料图】

《第三次沉思》,[美]斯蒂芬・温伯格著,秦麦、孙正凡译,中信出版社2022年1月。 (资料图/图)

这同样是一本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的科普著作。温伯格曾因提出“电弱统一理论”,即将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即弱核力)统一起来,而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温伯格的另外一大贡献就是由微粒子研究扩展到对宇宙理论的探索。提到宇宙理论,中国读者一般会想到霍金的《时间简史》,其实温伯格早在1970年代末出版的《最初三分钟》更为世人所知。2012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宣布一种叫“希格斯玻色子”的微粒子得到了发现。这一粒子绰号“上帝粒子”,很多人认为是打开宇宙之谜的钥匙;其实,温伯格与其合作者早在四十余年前就对其存在做出了预言。对于舆论的喧哗,温伯格说,发现了这种粒子只是增添一点了我们对自然法则的理解,但不能用来治疗疾病或改进技术。他对花费巨额资金建造粒子加速器以及载人航天“这种观赏性运动”,均持反对态度。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日]冈本隆司、吉泽诚一郎编,袁广泉、袁广伟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4月。 (资料图/图)

在海外的中国研究中,日本学者的中国学研究独树一帜,历来为学界所看重。学生时代,我曾上过本书作者中的两位老师的课,对书中的很多说法会产生一种“现场感”。本书的一个快速读法就是先去阅读附录“座谈会:近代中国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这是本书供稿学者就编辑本书而进行的交流记录。日本历史学者通常以善于进行资料考证、基于资料进行论述著称,对很多问题都有缜密的考据;但这些学者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为后学提供相对浅显的“入门”“指南”类的著述。读本书的这个座谈会记录,我们会不经意间看到这些学者的绝活。其实,所谓的绝活近似于各自的“秘辛”,学者出于各自的矜持,通常不会在公开场合加以谈论。读本书,要读出各位学者的赤诚之意才好。

《四大圣哲》,[德]雅斯贝尔斯著,傅佩荣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5月。 (资料图/图)

中国读者对本书或许不陌生,早年有过译本出版。四大圣哲,在本书中是指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那什么是圣哲?我自己这几年带学生精读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对孔子的学说获得了一点体会,深知“圣哲”二字名至实归。这个学期的研究生课,我安排了一次对《回忆苏格拉底》一书进行讨论的内容。这是一本由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撰写的对其先师行迹的追忆。对比柏拉图的苏格拉底,色诺芬的苏格拉底更让人想到“圣哲”二字。在讨论课结束时,我曾跟学生说,真不愿意接受苏格拉底的死啊。本书译者将四人称号译作“圣哲”,而不是“大哲学家”,可以说是翻译得准确到位。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日]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著,曹逸冰译,新星出版社2022年9月。 (资料图/图)

这是另外一本让我读起来有“现场感”的著作。学生时代,我曾上过上野老师两门半的课,其中的“半”是社会学概论,准确地说是一门由教研室全体老师担任的“拼盘课”。多年前买过上野老师《厌女》一书的中译本,没想到这几年竟然出现了“上野热”,势头不减。这当然是大好事。这么说吧,女性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学院理论或政治实践,它还是一种衡量文明的水准。女性主义的作品成为学术热点,何尝不是文明进步的象征?这么说显得有些空泛;上野老师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就不绕弯子了。任何试图用金钱、权力或暴力摆布女人的男人,都是不折不扣的‘阴沟’。”在迷惘的时代,我曾向上野老师请教:“您为什么要做学问?”老师答曰:“因为生气。”多年后我才明白“生气”(或者说“愤怒”)的含义。

李永晶

关键词: 李永晶的2022年度书单 苏格拉底 希格斯玻色子 中信出版社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