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头条!儿童的附近正在消失,家乡教育不可缺失!

来源: 腾讯网 2022-12-05 06:50:06

雪纷纷扬扬下着,父亲在扫雪,母亲在灶房烧饭,孩童在雪中嬉闹,炊烟缭绕的村庄偶尔有鸡鸣和犬吠声打破沉静。这样的画面,大抵会击中人心中最温软的地方,也会勾起许多人对家乡、对童年时光的回忆,在回忆中还有着唏嘘感慨,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童年家乡。

那个遥远的小时候生活条件很简朴,可以用贫穷来形容,但是童年是松弛的,张扬的。那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所经过的地方,走过的路,都成为滚烫的记忆印刻在内心深处,滋养人的生命。家乡深嵌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早已成为我们来自何方的证明。我们从家乡向外延伸的足迹中,每一步都有着家乡泥土的铺垫。家乡是每个人心灵的寄托地,给予了每个人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情感力量。


(相关资料图)

今天,随着社会结构变迁加剧,城市向乡村的扩张,现实和虚拟环境的交替,空间与时间格局的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在数字和技术重构人类生活格局的同时,又消解了许多真实存在和情感价值。相较父辈,现在儿童生活的附近正在消失。他们对“附近”的感知越来越冷漠,对家乡的认识也越来越疏离。当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地缘概念被社会飞速发展冲淡的时候,在略显无奈的“回不去的是故乡”的惆怅中,我们是否应该讨论一下“家乡教育”这个柔软而现实的话题呢?

我们知道,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唤醒儿童。在现实语境下,能够唤醒儿童对周围附近的感知,帮助他们找回“消失的附近”,让真实情境不刻意地渗透他们情感的底层肌理,让他们产生地缘和地域文化的认同,教育这个向度是不能缺失的,我们应该探寻家乡的教育价值,形塑“家乡教育”的独特内涵。

“家乡教育”并不好定义。家乡是与童年长在一起的,家庭、学校、社区等儿童身边附近的关系场所织成的生活网,以及网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塑造了儿童最初的精神世界。如何调动这张网中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各种要素的教育力量,使儿童生活更有趣,精神更丰盈;让他们对附近更亲熟,对脚下这片土地产生黏着的热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家乡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

其实,我们谈家乡的教育价值,无异于窄化了家乡对人精神、情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铺陈在人生命中的底色,并不是教育能够完全覆盖的,但是教育无疑是一种具象化的、可操作的方法,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这个支点,让“月是故乡明”这一抽象的精神体验变成现实存在。当下,需要在儿童心中种下“家乡”,这种美好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跨越山海、出走半生后,依然能够找寻到心灵的存放地,像祖辈那样“心安吾乡”。

在城市化进程中,在“附近”逐渐消失的环境下,在虚拟空间常常代替真实空间的网络时代里,我们用一种具象的教育手段来讨论“家乡教育”,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在诸多变化的不确定中,“家乡教育”应该让儿童对家乡的记忆生成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这样既可对过去认识自我的经验进行传承,又可为未来认识世界架通桥梁。因此,“家乡教育”需要有多重维度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维度,父辈的帮助。在地缘性社会结构中,父辈的故乡和乡亲观念与儿童现实生活产生了隔膜和距离,许多儿童已是父辈家乡的“客人”。我们期待父辈能够牵着儿童,用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与“家乡”的情感连接。

第二维度,乡土的意义。乡土上生长的童年,对泥土有着天然的亲厚。在逐渐工业化的乡土上,和渐次消失的村庄中,是否有一些土地是可以“不流动”的?比如,保留几处空旷的田野,以及几株儿童触摸过的老树,让他们曾经撒欢的天堂依然吹着故乡的风。

第三维度,城市的环境。在快速变迁的城市中,期待在贴近儿童生活的附近多留下一些地标式建筑,社区和博物馆中多保留一些不变动的寻常百姓家的老物件。这些不是冰冷的物体,而是儿童触摸过的记忆,是他们成长中的精神附着。

第四维度,教育的取向。在教育的内部空间,应加大地方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需挤出更多的闲暇课程,把课堂搬到附近的山水中,让学生沾染泥土,亲近自然。如果说我们连附近的细节都没让儿童观察过,那他们的诗和远方将在何处?我们赋予儿童的诗和远方恐怕只能是虚妄。

我们对家乡的理解是有时间尺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印在儿童心中的美好记忆,会成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和依仗;那些从家乡延伸出的广阔视野,也会投影出他们对家国、对民族的归属。家乡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乡是堂大课,在这门特殊的课程中,帮儿童刻几处家乡的风物于心,不论他们独自漂泊多远,都会知自己从何处来,也会知将归何处。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11月刊第4期,原标题《家乡是门大课》

文 | 王湘蓉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关键词: 儿童的附近正在消失 家乡教育不可缺失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