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20)

来源: 腾讯网 2022-12-06 22:03:29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资料图片)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十讲比较

此篇取名“比较”,而不是“比对”或者“比照”,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对象可“对”、可“照”。

我学《论语》已经有几年了,笔记是纯手工逐字录入。参考对象有纸质的整本的书,也有网络上对某一段的解释。

今年参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我拿我的笔记和该书进行比较、推敲,很受启发,有很多收获,进行了多处修改、调整,但同时也还存有很多疑惑。

我一直坚持,对《论语》的注解没有标准答案。我不想迷从杨先生,也不想让疑惑一直是疑惑,所以将我在今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列于此篇,希望能和读者们一起讨论、共求进步。

【为政】【天命】

20.1.1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此段是尧命舜、舜命禹之辞。

天之历数,指帝王相继的次第。

允,真诚、诚信。

中,“中庸”的“中”。

尧对舜说:“啊!你这个舜!帝业的重任已经落到了你的肩上,要真诚地坚持正确的道路。如果天下的百姓陷入困苦和绝望,上天赐给你的帝位就会永远终结。”

舜以同样的话告诫夏禹。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允执其中”译为“诚实地保持着那正确罢!”}

20.1.2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句话应该是商汤说的。

“予小子履”是汤自呼其名。汤本名履,又名天乙。

玄牡,黑色的公牛。

皇皇,伟大的。

帝臣,天帝之臣,汤自称。

简,阅,知道。(可不可以通“检”?)

商汤说:“我作为天帝的儿子,谨慎地选用黑色公牛作为祭品,明明白白地祷告于伟大的天帝:我如果犯了天条,是不敢请求赦免的。我是天帝的臣下,如果犯了天条不敢有所隐瞒,这一点您是知道的。我如果犯了天条,罪在我一人,无关天下万方;如果天下万方的百姓们犯了天条,罪过也由我一人来承担。”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有罪不敢赦”译为“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去赦免他。”}

20.1.3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赉,lai4声,赏赐。

周朝大赏天下,使好人们都得了钱财。我虽然也有至亲,但我还是希望仁人能到我身边来帮助我。百姓有什么过错,那都是因为作为领导人的我没有带好头。

之前我是这样理解的:照顾你的除了近亲,还有仁德之人,并且仁德之人给予你帮助的力度更大。救急不救贫,脱贫还得靠政府。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比亲朋好友的周济香?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不如仁人”译为“却不如有仁德之人。”}

20.1.4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

权,称砣,量轻重的标准;

量,斗斛,量容积的标准;

权量,度量衡制度。

法度,法律和规章制度。有的人将“法度”解释成“长度”,并引经据典加以证明,我觉得并不可信。

修废官,恢复已荒废的官制。

以上这些都属于古人所说的“政”。

谨慎地核准度量标准,严格的审定法度,修振荒废了的官职责任,则天下政治自然就清明了。

照字面直译: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

20.1.5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句型结构与上段相同。

恢复被灭亡的国家,接续他们的祭统,举用先朝的遗臣,天下的民心就可以归附了。

这是从收拾人心上解决征服和被征服的问题,所以说“天下之民归心焉”。

20.1.6 所重民食、丧、祭。

食、丧、祭并列,为民之三事。

要重视百姓的吃用、丧葬、祭祀。

也有的解释将“民”与“食、丧、祭”并列,也就是说把“民”与“食”对应,把“丧”与“祭”对应。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断为“所重:民、食、丧、祭。”}

20.1.7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宽厚就能得到民众的拥护,诚实守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勤勉付出就会收获功绩,公平公正就能使民众心悦诚服。

对比这两段原文,宽对宽,信对信,敏对敏,17.6段多了“恭”和“惠”,20.1余一个“公”,那么,此“公”是否对应着彼“恭”?“恭则不侮”,“公则说”,“不侮”自然不就“悦”了吗?

{杨伯峻先生认为此句中“信则民任焉”为衍文。}

【为政】【五美】【四恶】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尊是遵循。

屏是去除。

因是考虑。

慢令:松懈的命令。

致期:期限紧迫。“致”是“紧”的意思。

子张专门就“惠而不费”提问,可能是他对其它“五美”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子张问怎么做可以从事政事?孔子告以“尊五美、屏四恶”,五条应当遵循的原则,四条应该去除的毛病。

五美是什么?

1、惠而不费,是看怎么做对人民有利,给他们政策,让他们放手去做,给了人民实惠而又不是通过耗费财物去帮助他们。

乐于助人是好事,但乐于助人并不一定非得要好善乐施。如果非得损己才能利人,无论是谁都得考虑考虑。

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在不增加额外劳动的情况下多给人以实惠”?比如给老师们增加课时费,课还是那么多课,但是收入增加了,是不是也可以算是“惠而不费”?

2、劳而不怨,是先做思想工作,然后选择对老百姓有益的并且老百姓可以胜任的事情让他们做,民尽其力却毫无怨言。

3、欲而不贪,是激发人们追求正当的需要、正义的目标,告诉他们哪些需要可以追求,哪些目标是提倡的,他们追求了,他们得到了,求仁得仁,就不至于引起他们的其它方面的贪欲。

“欲”是追求,“贪”是过分追求。有追求很正常,也是必须的,但要有度,不能过分,不能极端。并且,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追求正当的、正确的目标。

4、泰而不骄,是安然处事,有条不紊,无论人多人少,无论事大事小,公正公平地处理,不懒政,不怠政,尊重所有的人,不骄恣。

人多了我也不怕,人少了我也不骄;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不以事大事小而改变自己的节奏;不对这个人特殊照顾,也不慢待那个人,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5、威而不猛,是衣冠整齐、仪态端庄、威风凛凛,让人看上去肃然起敬,却并不感到有威胁。俨然:形容整齐;形容庄重严肃。

以上五条是讲仁政。1-3是政,4、5是正。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五美”分别译为“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威而不猛”具体解释为“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这不也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以下四恶讲的则是苛政。

四恶是什么?

1、不教而杀,是不加以教化,而以杀戮为禁。不教民众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而简单地以杀戮来禁止,使人死得不明不白。

老百姓用宝贵的生命去试探领导人的“边界”,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要被杀头。但是有些事情,你不去试,怎么知道不能做?

2、不戒视成,是不提要求,只问结果。不说让你怎么做,也不说让你做成什么样,因为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但是你做出来的结果不能令我满意,给不了我惊喜还是不行。

3、慢令致期,是督办不力,刻期以求。时间紧,要求松,怎么能够完成?我不催你,看你自觉,到期完不成咱再算总账。

4、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比如给人东西,想给,该给,早晚是给,却又不舍得,叫做“有司”。

有司:泛指官吏,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这一句,为什么说“谓之有司”?就是因为在古代,各项事都有专人负责,所以叫做有司——即有人管理之意。跟现在的“有关部门”不同,而恰恰是正好相反。

古代的为政之人,经常要发放俸禄、福利、生产生活用品之类的财物给人,有些管事的人给人财物、福利的时候,出手相当吝啬。

司职的官吏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严格按制度办事,往往会比较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不近人情,也即合法不合理。是以圣人讲,不要办合法不合理的事,不要苛刻地不近人情、不合事理,而要既合法度又合情理!

低级小吏,职权所限,他们是没有便宜行事的资格的,所以显得不近人情、僵化死板。所谓小鬼难缠,是因为小鬼不敢私自作主,即使可以法外施恩,这个恩也应该由阎王来施。

尹氏曰: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备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则夫子之为政可知也。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四恶”分别译为“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共勉】【君子】【礼】【言】

20.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立,是立身处世。“三十而立”的“立”。

“知言”是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辨其是非善恶的意思。

“知人”是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孔子强调,君子要“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知命,命是天命。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命有三种,一是死生寿夭,即性命之命,死生有命。二是穷达祸福,即命运之命,富贵在天,尽人事,听天命。三是责任义务,即使命之命,使命在肩,责无旁贷,鞠躬尽瘁,殚精竭虑。

事实上,人对命,多少还是有一点影响力的,甚至可以预测或改变它们,但归根结底,这两种命都是穷人力、竭智巧,而最终尚不能完全操控的东西。

孔子敬畏天命,认为不知命,不能做君子。

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难道说孔子到了五十岁才达到了做君子的这一个条件?

孔子五十岁以前尽人事,五十岁以后听天命,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礼是社会性的纲常伦纪、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立身做人,要合乎礼。要做君子,必须知礼。

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不管是写下来的文字还是说出来的话,人和人的交流,没有语言不行。要做君子,也必须知言,既会说话,也会听话。听话要听音儿,听得出言外之意。

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

尹氏曰:知斯三者,则君子之事备矣。弟子记此以终篇,得无意乎?学者少而读之,老而不知一言为可用,不几于侮圣言者乎?夫子之罪人也!可不念哉?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不懂命运,没有可能作为君子;不懂得礼,没有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辨人家的言语,没有可能认识人。”}

关键词: 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 20)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