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视讯:今晚9点精彩继续,《上博的至宝》第四集“金石永铸”即将播出

来源: 腾讯网 2022-12-24 16:51:38

金石,因其坚硬不朽的特性,被人类赋予:忠诚、刚强、坚定的美好含义。所以,古人凿山开石、冶炼雕琢,在这些坚不可摧的自然材料上,留下人类思维活动的痕迹,赋予其意义,并希望永久留存。《上博的至宝》第四集“金石永铸”,将通过7件上博馆藏的金石文物,让我们得以了解祖先,追溯时代的变迁。


(资料图)

01

"少曲市南"平肩弧足空首布

吴旦敏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吴旦敏:早期的空首布币基本上在春秋的中晚期就已经形成了,它是中国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空首布的这种形制是来源于农具铲,它的布身非常薄,可能小于一毫米。在这样一个小的又是比较薄又有一定面积的平面,要做得非常平整,又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非常精密的那种技术去铸造它。

02

上林三官五铢

吴旦敏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吴旦敏:五铢币制它是中国货币史上面第一个比较成熟的货币制度。

元鼎四年之后,汉武帝下令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这样就设置了全国统一的铸造工场。在当时的上林苑,由专门的人员管理铸造,它是涉及三个官职,他们分别是钟官、技巧、六厩,所以后世称它为上林三官五铢。

03

穆萨女皇币

王 樾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

青铜研究部副主任

王樾:这个钱币就是现在非常罕见的叫穆萨女皇钱币。当时的弗拉特斯四世的妻子把自己的丈夫暗杀了,把他的王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她自己做摄政王。这个在安息的历史上是一段谋反或者是一个倒行逆施,所以它很快就被推翻了,它存在的时间只有六年。

04

晋归义氐王金印

孔品屏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孔品屏:这件晋归义氐王是我们上海博物馆印章馆一件珍贵的文物。它是汉晋以来,中央王朝颁发给少数民族典型的官印。

这种通过颁发印章的方式来联系中原王朝跟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方式,它其实是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一个治国智慧的体现。我们这枚印章晋归义氐王其实是这种制度的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05

阿弥陀佛三尊铜像

师若予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师若予:弥陀佛三尊铜像是一件隋代的造像,它刚好表现了南北朝的这些雕塑样式,它开始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发展了。

他的飘带只有1.5—2毫米,头冠上的带子是从他头的两侧垂下来别在腰间,又从腿的下面伸出去一直垂到腿下,那种自然写实的表现,真的让你感觉到他就是在表现一个丝织物。你很难想象一个冰冷的一个铜器可以达到这样的一个写实和细节的程度。

06

思惟菩萨铜像

师若予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师若予:思惟菩萨铜像是一件武周时期的佛像。这种样子的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这一件,可以窥见武周时期初盛唐佛教美术达到的高度。

他脸形方圆,肩很宽,四肢纤细,上身基本赤裸,细细的天衣是斜披在上身。五官刻划是寥寥几笔,就把他那种很恬静的、很静态的、很智慧的表情刻划出来。

07

蹲跪菩萨白石像

师若予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师若予:它是用白色大理石做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汉白玉,做这种白石像,最鼎盛的时间就是长安地区,唐代的玄宗时期了,盛唐时候。

他的面部做的非常精巧,脸庞非常圆润、五官集中、菩萨的眼睑是朝下的,感觉是慈祥和智慧的一种表情。他的下身穿的裙子底边是有一圈百褶的,裙子里边露出一只脚,肌肤的刻划和百褶随着脚踝的位置翻转的造型都刻划得非常写实和自然,仿佛一个活人穿着这种服饰,蹲跪在你的面前一样的一个形态。

《上博的至宝》从12月16日起至12月31日,每周五、六更新两集。今晚9点,第四集“金石永铸”将在乐游频道频道上线。

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12月24日 21:00

重播时间:首播当日23:25、第二日17:30、第三日14:00、第四日10:30、第五日07:00

播出平台:乐游频道(标清15、高清215)

关键词: 今晚9点精彩继续 上博的至宝第四集金石永铸即将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