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时讯:孔乙己文学走红,如果孔乙己活在当下,会是个什么样子?
最近,“孔乙己文学”火了。不少读书的年轻人,拿孔乙己和自己相比。在他们看来,自己读书获得了文凭,但却并不一定能够找到如意的工作。而有文凭在手的他们,对于有些工作却又不大看得上。这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失落状态。
【资料图】
他们把自己手里的文凭,比喻成孔乙己身上的长衫,失意之时却又放不下。这个“孔乙己文学”,其实与文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并不是在创作文学作品。不过,在这火热背后,却还是应该要分析一下才好的。
孔乙己的长衫,是封建社会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孔乙己成了咸亨酒店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又穿着长衫的人。从孔乙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旧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悲哀。
孔乙己
那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是孔乙己吗?显然不是的。获得了文凭,只是表明你读完了那些书,并不意味着你就有了某种身份,或者是某种资本。再是就现在这个时代,你如果没有多读几年书,那只怕自身的问题也不小。
也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有文凭在身只是一种标配,而不是什么值得端着的身份。有了文凭,能干什么还是照样去干什么,该干啥还得照样去干啥。况且现在有不少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太多。这样的文凭,含金量有多少,他们自己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孔乙己
当然,他们热捧孔乙己文学,并不就表明他们就消沉了。他们也许只是在网络上自嘲,调侃一下而已。离开网络,回到现实,他们还是会照样勇往直前的。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不能当作没看见。对于现在年轻人的焦虑,应该加以关注,进行疏导。让他们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个基本道理。而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只是时间问题,努力从来都不是白费力气。
孔乙己
孔乙己文学走红,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以及他敏锐的洞察力。他塑造的孔乙己形象,确实深入人心,栩栩如生。我们也许可以想象,如果孔乙己活在当下,他会是什么样子?
孔乙己读过书,会识文断字,这在当时来说,确实已经比别人多了一项技能。而且孔乙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对待孩子,非常友善。同时,孔乙己也是一个讲信誉的人,不会差了酒钱。而且,孔乙己也是有着自尊心的人,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鲁迅先生
因此,孔乙己如果活在当下,应该是差不了的,绝对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很多工作他可以胜任,更不会沦落到去“窃书”。所以,孔乙己的悲剧,不在于他读了几年书,而在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孔乙己的悲惨,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比他还惨的人,应该大有人在的。
因此,如果有人把“孔乙己文学”当真了,那说明他的文凭是白拿了。所以,当代是不会有孔乙己出现的,除非他非要把孔乙己当作自己的“榜样”,那就没有啥办法了。
孔乙己
青年人有焦虑,这是很正常的事。而焦虑过后,要直面生活,面对现实,这才是关键。“孔乙己文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前些年“躺平论”的一种翻版。但现在,又有多少人相信躺平是有用的?他们早已丢掉了这个论调了。
每个人都不会一帆风顺,这是一个基本规律。在如意的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在失意的时候保持一份追求,生活就应该是如此的。如果把生活,过成了仅仅以“有用”和“无用”来衡量,那他还真不如孔乙己,要虚心向孔乙己学习一下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