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专访锺叔河:我没有任何遗憾了,请你们继续走向世界

来源: 腾讯网 2023-04-18 18:01:38

2023年4月1日,长沙。锺叔河在病床上阅读。图/苟昊坤


(资料图片)

在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发布盛典上,新周刊和推委们把“年度致敬”给了锺书河先生,颁奖词这样写道:

他是上世纪最杰出的出版家之一。

虽然前半生历经磨砺,49岁才“半路出家”从事图书出版,但他厚积薄发,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胆识,陆续策划并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曾国藩全集》《周作人散文全集》等大型系列图书,影响了一代国人。

在他看来,“走向世界”是全世界所有人面临的共同课题,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类追求进步的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他还是笔耕不辍的学者和散文家,在92岁之龄出版涵盖他所有著述作品、共320余万字的《锺叔河集》,堪称编辑典范、学者楷模。

93岁的他,如今因病困在斗室中,虽然身体冲不破禁锢,但他始终保有清醒的头脑和自由的灵魂。

“我是1931年出生的,今年93岁了,年纪很大了,(我的身份)就是一个退休编辑,就是这么一个人。”

4月1日,我们去长沙拜访出版家锺叔河先生,向他转达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授予他“年度致敬”奖项的消息。

他表示“受之有愧”,并如此介绍自己。

2022年度刀锋图书奖授予锺叔河“年度致敬”奖项,出于两个考虑:第一,《锺叔河集》2022年12月出版,这部共10册、320余万字的文集,是对锺叔河数十年出版写作生涯的一次全面总结;第二,锺叔河在上世纪80年代主编《走向世界丛书》时提出的“走向世界”观念,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虽然互联网让世界变平,在很多方面我们与世界同步,但就如锺叔河所言,我们在世界眼光、世界理想和世界知识上仍有不足。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要走向世界?对此,锺叔河回答道:“我认为,走向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类追求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结束。”

他面向的,是整个广阔的世界

2021年,锺叔河因中风导致偏瘫。

住院半年后,他回家继续做康复治疗,自此不能自主行动,“我已经被枷锁锁在这张床上”。

他甚至自嘲:“我这个人,现在已经死掉大半了。”

但他始终达观。在《十三邀》第六季谈及前半生历经坎坷、真正的人生从49岁才开始时,他说跟其他人相比,自己“还算是幸运的”。

这次谈及行动不便,他再次表示自己是幸运的:“我早就活到了生命的终点,(现在)还能坐起来跟你交流,我认为我已经很幸运了。也没有任何遗憾了,我已经占了很多便宜。”

虽然身体被困,但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向的,是整个广阔的世界。

1979年,锺叔河“平反”后进入湖南人民出版社当编辑,立即着手主编《走向世界丛书》。

当时他并没有出过国,也很少离开湖南,但他通过这套丛书,不仅表达了“走向世界”的重要性,也想象和创造了一个世界。

2008年 岳麓书社《走向世界丛书》

彼时,他和同事兼好友朱正经常讨论中国与世界文明同步的问题。

朱正倾向于先解决“为什么会如此”,锺叔河则认为,“现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与世界同步,中国脱离了这个轨道,如果与变化的世界同步了,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现代中国的问题,就从现代化进程的源头即晚清时期去找。

当年第一批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锺叔河看来,如果能把这些记录汇集起来,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整体时代氛围中,同样能给国人带来震撼感和新鲜感。

锺叔河计划出100种。他曾在受访时谈及选取标准:“我们不是只收我认为先进的人,我们是广泛地收集当时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实录。但是有一条,作者必须是自己记录的亲见亲闻,写的是自己的思想。没有到外国去、坐在中国写的人不收。”

1980年8月,《走向世界丛书》的第一种《环游地球新录》出版,作者是清人李圭。

1880年,时年22岁的康有为正是受其影响,立志向西方学习。

之后,丛书以平均每月一种的速度出版,读者们很快熟悉了其三桅船标志,并注意到船头自东向西,寓意“从东方走向世界”。

在《与之言集》中,锺叔河表明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的缘由:“书虽然算古籍,读者却是新人。整理出版古书,应该引导读者向前看,面对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

不论是选书,还是亲自为每种书撰写万字导言,锺叔河都展示了鲜见的胸襟、胆识与现代眼光。

有一个细节:同事建议他不要给导言署名,因为“没有这样的规定”。

他的对策是起“谷及世”(“古籍室”的谐音)、“金又可”(“锺叔河”三字各取半边)等笔名。

2023年4月1日,长沙。锺叔河的书柜。图/彭博文

“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

在接受《十三邀》采访时,锺叔河说:“我很少讲别人讲过的话,我也不去讲别人要我讲的话。我不是有勇气或有可能去讲我所有想讲的话,但我绝不讲一句我不想讲的话。”

他在节目中还谈及知识分子的“才、学、识”:“才是才能,学是学问,识是见识。”

三者不能分割,但具体到个人,可以有所侧重。

比如教师、学者必须“懂得多一点”,“学”对这些人来说是第一位的。

作家、诗人不必懂那么多,数学不好、对物理不了解,并不妨碍他们写出好文章。

至于编辑、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见识——“新闻和出版都不是学问,我也并不认为可以提出来什么编辑学,这是过高的要求。它是一个职业,并不需要学者,也并不需要很大的才,编辑把他的书印好,记者采访好、搞好报道,这在社会上来讲,他就是个很成功的人了。”

锺叔河自评,“才”60分,“学”六七十分,“识”则是七八十分。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总要对人类、对社会尽职。

“蓝笔自娱,朱笔编文”,锺叔河认为,好编辑应该既会编,也会写。

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比如他写自己所住的“念楼”——“念便是廿,念楼便是我住的二十楼。”

2018年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念楼随笔》

友人问他,起名“念楼”是不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

他先答以“不是”,但转念一想,自己用了“念”字,也是因为它比“廿”更有意思。

随即,他引经据典,一一解说“念”的含义。

他谦称自己所写的文章,“很少纯文学的内容,都不是很高的水准”,所以“说不上是作家”。

他的自我定位是“编辑锺叔河”。

锺叔河编《走向世界丛书》时,最为欣赏《郭嵩焘日记》。

在他看来,郭嵩焘是“孤独的先行者”,他尊敬郭嵩焘,因为郭能够怀疑自己的传统,怀疑培养他成为高级士大夫的那种文化,也愿意为这种怀疑和思想的超前性付出代价。

这也可以说是锺叔河的人生追求。

因此,他最喜欢法国诗人缪塞那句名言:“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

他的解释是:“就是说我的脑袋不是很聪明,但我用我的脑袋思考。”

这句话,被印在《锺叔河集》每一册的扉页后页以及藏书票上。

当然,他也深知,“要坚持只用自己的杯喝水,亦大不容易也”。

1997年10月18日,长沙。锺叔河。/视觉中国

“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只能走向世界”

1980年7月,锺叔河为《走向世界丛书》作序时写道:“今日之中国,已经逐渐以现代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但是,世界的进步越来越快,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等许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这就必需继续打开眼界、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的命题,在进入21世纪之后依然重要。

2013年,锺叔河在为《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作序时重申:“现代人走向世界,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能接受全球文明、有世界知识、有世界眼光、有世界理想的人。”

虽然人们如今用上了智能手机、坐上了波音飞机,但在世界眼光、世界理想甚至在世界知识的某些方面,他本人(因为不敢称“我们”)和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郭嵩焘、黄遵宪等人,“差距实在不小”,因此“走向世界远没有结束,还在艰难地进行”。

此次接受采访,锺叔河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再谈“走向世界”。

在他看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个走向世界的过程:《出埃及记》是走向世界;非洲人,我们人类的老祖宗,他们从非洲走出来,是走向世界;麦哲伦的航海大发现,也是走向世界。

“正是人希望过更好的生活,那就需要广阔的世界,跟外部需要交流、合作,必须离开最初的居住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走向世界的历史。”

锺叔河指出,相较而言,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脚步要艰难一些。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自成一体,保守性也由此而生。

“一无所有的人不会保守,有东西的人才会保守。本身很强大,就不需要向外头学什么东西。”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面向大海、面向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天涯海角一直是最荒凉的地方,明朝郑和下西洋,也并非有意识地对外开放,而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到了清代,甚至“无许片帆出海”。

在锺叔河看来,中国人走向世界,需要数代人的时间。

“人不能不走向世界,也必然走向世界。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只能走向世界。(因为)你不能脱离这个世界。这就是我(对于世界)的观念。”

图源:《十三邀》

“在一个短时间内,如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用了光明去照我们路程的周围的黑暗。正如在古代火炬竞走——这在路克勒丢斯(Lucretius)看来,似是一切生活的象征——里一样,我们手里持炬,沿着道路奔向前去,不久就要有人从后而来,追上我们,我们所有的技巧,便在怎样的将那光明固定的炬火递在他的手内,我们自己就隐没到黑暗里去。”这段话出自周作人的《雨天的书》,主编过《周作人散文全集》的锺叔河想必十分熟悉。

相较于被称为文化界的“传奇人物”,他也许更愿意像周作人所写,作为一个持炬者,默默耕耘,为年轻人照亮未来的路途。

关键词:

你可能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