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战地《BattleBit》:只要一声令下,我们立刻拥护你成为新的DICE
近日,《BattleBit》成为多人线上FPS游戏的最强黑马,游戏经历了7年长跑,中途推翻重启过多次,终于以《BattleBit Remastered》(BBR)的版本正式发售,凭借独特的画风、经典的玩法以及超大的内容量性价比,成功跻身在线人数榜单的第一梯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简单来说,游戏的核心创意是Low-Poly风格+战地,也就是一款“我的世界+战地”的融合,结合到EA DICE近两部《战地》系列的不尽人意,“我的战地”也有了更多的意味,游戏被FPS玩家所吹爆的要素,往往就是《战地5》以及《战地2042》中被舍弃掉的部分,游戏的在线人数也立刻超越了“稳中向好”的《战地2042》。
游戏的核心玩法是127vs127的征服模式,扮演一个小兵在战场上包抄转进,拿下前线的复活据点,收缩战线,最后在关键的路口建立医疗阵地,对敌军持续消耗。相较于原版《战地》的32vs32,BBR的参战人数扩大了近四倍,这也就导致了几乎所有的交锋都会变成无死角的绞肉战,数十人的火力围绕几栋建筑猛攻,直到这个工事化为一片焦土。
致敬经典的风车倒塌
没错,因为Low-poly风格的画风和刚性建模,游戏中的所有房屋可以像《我的世界》一样被逐块拆除,同时也会像寒霜引擎的物理系统一样,砖瓦倾倒,飞沙走石皆可伤人。玩家初始进入战场就会配备了破障大锤和C4炸药包,鼓励敢于在近距离改变战场地形。这个概念在最近的三部《战地》中扮演的角色几乎毫无存在感,在战地1、5和2042中,可以被摧毁的墙体非常有限而且固定,也没有像《战地4》中整栋摩天大厦被爆破摧毁,将整个战场面目全非的震撼场面。BBR中虽然没有炸裂的粒子特效,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端掉一整个敌军营地的奇迹。
Surprise!
玩法上的其他特性是更加写实了,类似于早期的《战地1942》以及《战地2》,或者是《SQUAD》中的设计,弹夹中的实际弹数将不被显示,玩家只能大致看见身上各个弹夹的余弹状态,长摁装填键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具体的弹药量,另一个按键是合成,可以将两个残弹弹匣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弹匣,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作。玩家的血条同样也是隐藏的,主视角只能了解到自己是否在持续流血,需要用绷带进行止血,防弹衣的效果很有限,战场上的每一发子弹都有可能是致命的,相较之下,钢盔却是可以结结实实地抵挡一次小口径爆头。
一口气全突突了
游戏试图在爽和真实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这个阶段又接近于《战地3》或者《战地4》中的表现,医疗兵的复活能力近乎无限,但是也需要将伤员尸体拖拽到掩体后施展。工程兵可以携带高达6发的RPG火箭,但是反人员高爆、反工事穿甲、反载具破甲是三种不同的弹头。游戏在底层互动的方面强调爽快感,而在装备设计的部分采取写实元素,这也与自身Q版画风+真实战场的主题相契合,形成了一种反差的戏剧感。
它甚至做了人物表情
得益于简约的画质视效,本作的内容量同样十分丰富,高达40余种枪械,分布在等级解锁路线上,玩家每局都能解锁新玩具,游戏的武器系统也采用了老战地的设计,直接用击杀人数解锁,每支步枪都有上百种独立的自定义配件,人头数量在几十到几千不等。这种源源不断解锁装备带来的乐趣是极其上瘾的,同时这套养成模式与输赢无关,只在乎单兵的击杀效率,让254人战场变成了一个PVP版的装备驱动类游戏。
简而不陋:反射式瞄具的虚相红点、ACOG光学瞄具的开镜黑屏
以同人作品的初衷立项,最终得到了3A市场的玩家认可,打破车枪球大作的技术壁垒,足以给许多不思进取的大厂敲响警钟,关于老游戏和新游戏、老式游戏和新式游戏的思考。
直观的武器数据图
在上个月,《暗黑破坏神4》堂堂发售,虽然暴雪在这两年几乎沦为了人厌狗嫌的鄙视链底层,但“大菠萝4”还是一如既往地找回了场子,“暴黑”们只能试图在字缝里找出了槽点——这不是和三代完全一样嘛。
实际上,《暗黑破坏神》从三代开始,就是一款老式游戏,就像是一些经典的武器型号一样,经历了实战的检验,士兵们愿意更换新枪,但不接受新制式的武器。《暗黑破坏神2》虽是一个旧游戏,但是其核心玩法以及设计思路依旧好玩,代表了一个跨时代的玩法类型。那么暴雪只需要不断地推出续作,用新的画面技术和流行元素去复刻旧作即可。像是《怪物猎人》、《精灵宝可梦》之类的尚存至今的日系游戏亦是如此,玩法稍作修葺,就可以经久不衰。
而BBR带来的颠覆性就要超越这一层,小成本团队甚至可以用旧式玩法+过时的技术同样做出一款力压原作的新游戏,这还不同于任天堂所谓的“过时技术的再思考”,因为NS、WiiU、马里奥、塞尔达本质强调的都是创新精神,本作根本没有太多的让人拍案惊奇的创意,只有继续挖掘老游戏的那一股轴劲儿。
能够有可乘之机,DICE方面功不可没,《战地》系列正在朝着娱乐化一路狂奔,过长的TTK时间让BFV的每一个步兵都变成了英格兰/德意志超人,轻松挨下半梭子突击步枪,即使是全尺寸的狙击弹也不过是一个医疗包的事儿,这就已经与系列所主打的真实战场南辕北辙了。终于游戏在既不真实,也不精细的《战地2042》里集中爆发,惨遭销量滑铁卢。
当然,一大部分销量是在提示DICE和EA勿忘初心的”报复式消费“
BBR的未来发展如何?大战场的玩法规则自带着一种混沌的属性,解决了FPS游戏的亘古难题,就是新手和高手的混战,在超大地图和超大容量的服务器中,玩家总能找到一堆枪法更臭或者更不小心的玩家,只单单是举起步枪冲锋送死,也能享受到以多打少的局部优势,概率会自动抹平双方玩家的技术差距。方块像素人的极简化风格允许BBR有了最大的服务器负载上限,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样的,本作的扩展性也会很大程度上超越3A级别的FPS大作,在游戏中加入一款新的步枪、新的瞄准器具,花费的开发周期可能只有COD或者BF的百分之一,要知道BFV在发售前承诺的东线战场直到游戏生命周期的最后,都没能来到玩家面前。开发者完全可以将本作变成一款真正的战争模拟器——除了画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