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animal model of hygrothermal syndrome in wen disease)
【资料图】
【造模机制】温病湿热证是中医急性热病中的一类具有特殊性规律的证候群,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常以脾胃为中心,累及多脏。中医认为是湿热病邪侵入人体,与气候、饮食内伤及体质有关。本文介绍的造模方法是根据中医有关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及临床湿热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从“湿、热和邪毒”三个方面模拟湿热病发病条件,对大鼠施加各种处理因素,建立符合中医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1.实验材料:Wistar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80一220g,清洁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试剂盒,大肠杆菌(44851),鼠伤寒沙门氏菌(460894),红细胞免疫试剂,自动调温调湿造模箱。
2.造模方法 模型1(高脂高糖+造模箱+鼠伤寒沙门氏菌):大鼠饲以高糖高脂饲料,10天后,放入造模箱(温度35℃,相对湿度95%,下同),96小时后,灌胃给予鼠伤寒沙门菌2ml/200g,120小时后,再加强感染1次(1ml/200g),然后将动物从造模箱移出,置自然环境。模型2(高脂高糖+造模箱十大肠杆菌):大鼠饲以高糖高脂饲料,10天后,放入造模箱,72小时后,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1ml/200g,3天后,从造模箱移出。动物均为从造模箱移出1小时内,尾部采血进行检测,分离红细胞,按说明书操作方法提取并测定红细胞中SOD和MDA含量。按郭峰方法测定红细胞C3b受体(erythrocyte C3b receptor,:E-C3bR)及红细胞黏附免疫复合物(erythrocyte immune complex receptor rosette,E-ICR)。
3.观察指标及方法 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C3b受体数、免疫复合物花环数。
【模型特点】 造模大鼠出现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红细胞C3b受体数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数升高。
【应用范围】 中医有关温病湿热证的病因病理学理论及临床湿热病的发病症状的研究,及中医病、症的研究。
【注意事项及模型评估】模型大鼠出现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符合临床湿热病的特征。其造模方法简单,重复性好。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