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之美,不可代替
(相关资料图)
纸书之美,不可代替
纸书之美不可代替。 它是房屋,让书之魂安住。 图书设计师像建筑师,一砖一瓦将书的气质显为实体,好的设计更能参与意义建设本身。 如何欣赏纸书的设计?以为例,文集分为历史、文化和思想三个系列,系列间的设计有区别,也有联系。 外封设计 1. 书封设定了一个空荡荡的舞台,主角钱先生就在戏台的中央。 灵感来自于钱先生在《中国京剧中之文学意味》的一段话:“中国戏的演出,可说是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在一片喧嚷声中作表现。” 2. 舞台的极简置景和内容相关 如,采用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水波纹,这种纹样多用于龙袍、官服的袖口、下摆,与政治权力有关。 书封波纹的不连续性,代表着书中反复强调的主题:中国传统政治有得有失,有(波纹的)兴起,也有(波纹的)消亡。 内封设计 1. 瓷青色内封 中国传统书籍的封面通常是用素色布面捆扎而成,本土出版从宋朝开始使用瓷青色布面,直到清朝还是主流。 三个系列都关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也沿用了这一传统用色,只在饱和度上做了加减法。 2. 压凹印章 钱穆先生的私人印章,以压凹方式出现在内封上,三个系列,三个不同的印章。 书脊设计 1. 冷暖色循环 历史、文化和思想三个系列的颜色,冷暖色循环往复,色温的变化代表整个人类历史从狂热到理性周而复始的循环。 读者可以从任意一本书开始,按照出版顺序构建书脊渐变的秩序。 设计灵感来自于巴赫的音乐——循环往复,不同声部互为回文。 2. 打孔 历史系列为单孔,文化系列为双孔,思想系列为三孔,这样也方便读者依据孔洞数量给图书归类。 文集最新: 晚年钱穆自述一生,一代文人在乱世的颠沛聚散,一部中国20世纪时代风云。 © 本文摘选自设计师艾藤 题图来自《情书》
关键词: